话年:黑白的影像 多彩的记忆——青岛大集回眸

2016-01-26 10:0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严冬的早上,把人们都冻得缩起了脖子,一阵阵的寒风,把道旁的电线杆刮得吱吱发声,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那条市区至李村的公路上,已三三两两地布满了汽车、推车和一些挑着挑子的人们,他们都是要去赶个早集”。这是青岛市档案馆馆藏的《青岛健报》(1948年12月31日)上撰写的《“李村集市”素描》一文。相似的天气,类似的情景,近70年的场景转换,似乎就在一瞬间。“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站在李村河的大桥上,两旁悄然矗立的小楼很难引起过多的注意,河底主角的嘈杂一如当年,“到太阳从东方斜射着大地的时候,集上的人们已显得拥挤不堪……这一派嚣杂纷乱的情形,实在没有一个适当的名词来形容它”。其实,当年的孩童早已白发苍苍,昔日的摊贩、买主恐怕也已逝去,但集市留在老青岛人心中的仍是舌尖上挥之不去的年味,醇厚温暖的民俗工艺,和热闹纷呈的戏剧演出。

  有人说,集市是一面镜子,它能映出歉丰穷富、人世百态。悠悠流年,沧海桑田。数百年的轮回里,大集的改变没有集市上那么熙熙攘攘,那样人声鼎沸。变化是悄然的,但也是巨大的。

  1954年12月16日《李村市集》一稿中有这么一组对话:“哪里来?老大哥!”“上这赶集的,三里五里没有远的,上臧乡,出梨的地方。你这二三十里路可赶得早啊!”在出门基本靠腿量的年代,二三十里路将耗费3个小时,他们为了赶早集占摊位,天还没亮就出发,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为了生活,向着光明奋进。如果家养牲畜的,则赶着毛驴,坐着马车披着清晨的露水,载着满车的农产品,由形单影只,聚集成三五成群,再聚拢成众多摊位,在河边,在乡镇,迎接即将拥来的顾客,一年的收成,家人的期望。琳琅满目的商品,鳞次栉比的摊位,应有尽有。各地的小吃,四里八乡的特色农产品,还有那些如今已经难觅踪影的市场:骡马市,牲畜交易市场,游走着一些看牙口、在袖子里摸指头谈价钱的经纪人;木材市,几个拉大锯的工人现场加工板材……让老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有大集上让人流连忘返的精彩演出。这种演出,率真幽默的青岛人用“拴老婆橛子”来形容,这一方言自明清时期就是青岛人送给民间曲艺的绰号,代表着“蹦蹦戏”“茂腔”“柳腔”和“大鼓书”等,李村河沧口一带曾在上个世纪初流传这样一句歌谣:“柳树柳,槐树槐,柳树槐树搭戏台,李村集上唱大戏,柳腔茂腔唱起来。”足见当时到集上看大戏,也是人们隔三差五赶集的动力和乐趣……翻看大集旧照,定格的黑白照片,凝固住了大集上热闹的场景,人群中,他们或好奇地打量着拍摄者,或自顾自地忙碌着。

  照片无声,然而,观者却不由地听到了由远及近的嘈杂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人们的欢呼声,牲畜的叫声,所有的声音混为一体,如身边一曲没有指挥的交响乐,时远时近,时高时低,抑扬顿挫,这是来自历史深处的旋律;画面静止,然而,眼前的人群正慢慢蠕动,他们来回穿梭,躲避摊位,开始极慢,渐渐地越来越快,以至于再也看不到人影,他们连成一条模糊的黑线,眨一下眼睛,眼前赫然变得清晰,模糊的影子有了色彩,声音还是嘈杂,人群越来越多,这其中有你有我,有每个青岛人的身影。

  如今的大集上,汽车运输已成标配,道路逐渐变宽,脚步也愈加匆忙,赶集而来的买卖人,二三十里算是近的,地铁联通了城市东南西北的居民,飞机甚至搭载着异国他乡的人们,来到大集上展示特色产品。摊位上,有保留了上百年的老物件,精工细作的饽饽磕子是年货必备,红彤彤的春联被你一副我一套地带到千家万户。同时也有改进了的新市场,二手车市淘汰了骡马市,各种车型排成排供人挑选,成套的家具摆放在两旁的店铺里,那些人工加工板材的画面永远定格在老照片中。和以往相比,无论是商品数量、品种还是大集上的人们,都更多更全更广更热闹,只是,消失了的一些老行当和文艺演出让怀念他们的人们稍感落寞。

  记忆是张扬的,也是脆弱的,哪怕一个词语,一种味道,一张照片,一个物件,都能打开它的阀门,让它喷涌而出,大集便是关键的按钮,具有打开阀门的独特魔力。历史与现实交错的影像,或许能代替我们跟随大集一起穿越时空,感受“流淌着的人文历史”,触摸那“跳动着的文化脉搏”。 张文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话年 青岛大集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