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祭祖先 老一辈平度市民过年情结浓厚

2016-01-29 11:1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放鞭炮、挂春联、贴福字、祭祖先、拜新年、发压岁钱……如今,即使过年方式日新月异,但老一辈的人却依然有着浓厚的过年情结,而这些新年专有物事物在他们心中分量从未改变,并且一年年地坚守着这些过年的习俗。1月21日,记者通过对不同年代市民的采访,跟平度市民一起回忆“那些年,过年的味道”。

  >>>上世纪50年代

  割几斤猪肉,勒紧腰带把年过

  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的生活条件相对匮乏,那个年代的人置办年货的种类简单、快捷,却不妨碍春节浓浓的年味。“那个年代,各家各户的条件都不太好,平日里大家都是吃糠咽菜,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大人才舍得割点猪肉,给孩子们打打牙祭就够高兴好几天的了。”今年已经年过八旬的的市民车先生说,“条件再好点的人家,就到合作社或是食品店买点点心,那就算过年的奢侈品了。”

  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尽管物质生活用品种类少,但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仍是隆重对待的。“那时候,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车先生说,“因此,即使再困难的人家,到了过年的时候,也会多少改善一下生活,尤其是让孩子甜甜嘴。”

  车先生告诉记者,那时候过年没什么娱乐活动,逛个庙会就是大伙儿最大的乐子。“那个时候庙会上偶然能有人表演个杂耍之类的,或是村里的人自发组织的高跷队,那就是最好的节目了。”车先生说,“除此之外,就是工厂里有时候也会举办一些文艺晚会之类的演出,大家凑在一起唱唱戏什么的,也能乐呵一下。”

  >>>上世纪60年代

  穿新衣,放着小鞭庆新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紧日子里过出好兴致,上世纪60年代的市民对那个年代的春节多感到令人难忘。“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肉饺子显得分外香;平日里没有零花钱,到了春节就能得到家长给糊的纸灯笼。”今年刚过花甲之年的市民张女士说,“哪怕什么都没有,互相串个门,拜拜年,孩子大人都会高兴一年。”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小妹妹。“那时候,家里孩子多,条件不好,身上的衣服都是姐姐哥哥穿完了,我和妹妹接着穿,即使打上补丁,也是舍不得扔的。”张女士告诉记者,“那时候,一进腊月门,我和妹妹就天天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母亲才会用省吃俭用扯的几尺布,给我们两个做件新衣服。”张女士表示,每年初一早晨醒来,她们的枕头边保准都平平整整地放着一套新衣。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饭,她跟妹妹就跑到院子里撒欢了。

  据张女士介绍,她的老家在农村,过年也就是放个花炮,亲戚们相互拜拜年就算是过年了。“我小姑姑在上海,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能收到她写给我们的家书。”张女士告诉记者,“小姑姑在信里会告诉我们,她们工厂组织的茶话会有多热闹或者是工厂准备了什么好吃的,我们每次都是羡慕得不得了。”羡慕归羡慕,她也只能跟着哥哥、姐姐在院子里举着一小截土香放小鞭,噼里啪啦地一响,别的都忘了,就剩下傻乐了。

  >>>上世纪70年代

  气氛轻松,守岁结束收红包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廿三;廿三,糖瓜粘;廿四,扫房子;廿五,冻豆腐;廿六,去买肉;廿七,宰公鸡;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物质生活逐渐丰盈,年货种类更加丰富,人们过年的喜悦劲头更加十足。

  “总体来说,老一辈的春节娱乐主题都是比较单调的,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春节气氛就开始慢慢变得鲜活起来。”今年50岁的市民李先生说,“我记得,除了传统的庙会外,我们那边开始有了文艺晚会,甚至是内部电影。”因此,只要一听说过年,那时候的孩子就天天盼着指头数天数。

  李先生告诉记者,每年都是过了腊月廿三,春节的气氛便越来越浓了,劳累一年的人们也只是在这个时期才算好好休息一下,把全年积攒下来的余钱用来买一些好吃的东西,以备过年时用。“转眼到了腊月廿九,吃过晚饭后,大人们便把炕烧得很热,把孩子们的新衣服放在枕头边,便催促着孩子们早点睡觉了,免得年三十晚上困。”李先生说,“因为家里有规矩,大年三十要守岁,一晚上都不能睡觉。”李先生表示,其实那时让睡也是睡不着,因为过年太兴奋了,还能收到压岁钱呢。

  据介绍,除夕守岁、初一拜年,不仅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们坚守的过年传统,直到如今,不少市民也依旧如此循环。春节又临近,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咱们一起积攒幸福年味吧。

  记者 郭微微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