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白领的无网络尝试:没手机天也塌不下来

2016-02-14 06:2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当手机变成生活中的身份证、钱包、饭前一拍的工具、打发无聊时间的伙伴,我们还能离开手机吗?当习惯了互联网连接一切的城市生活以后,回到宁静的乡村,在家人与手机之间,我们如何自处?

  不带电脑回老家过节

  在北京某家传媒公司做活动策划的吴辉决定2016年春节假期不带电脑回到四川老家,并且将部门工作群信息屏蔽掉,“远离工作和同事”。吴辉平时忙于工作,算上春节,每年回家最多两至三次,每次待的时间最长有5天,最紧张的一次,凌晨到家,歇上半天,就乘当晚的火车离开了。

  今年1月20日,吴辉终于迎来一次休假机会,“2015年的年假,拖到了2016年休”,他决定回家一趟,然后前往离家较近的成都旅游,但短短几天的假期里,他的心思从未离开过北京,跟朋友出去玩的公车上,与老师同学的聚餐中,来自同事、客户的电话就没停过。协调活动时间、联系场地、做财务预算、安排展板设计,全靠一个手机,吴辉感慨自己只是把办公室搬到了成都。

  “我不愿意春节再被网络和工作毁掉。”吴辉说,自己的生活与手机紧密联系,在北京宽敞的办公室里,他用聊天软件、电话与领导、客户周旋,回到狭窄的群租房内,又等待着客户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打扰”,在微信朋友圈内刷刷“存在”,用电脑看“奇葩说”,打发时间。

  对吴辉来说,在北京,手机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回到老家,面对近在咫尺的家人、朋友,他希望生活更加纯粹一些,至少不仅仅是在网络中。

  尽量不去打扰别人

  2月6日,吴辉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把手机扔到卧室,不再管它,只在每天晚饭后统一查看一下手机里的信息。到了时间,该回电话的回电话,该回祝福短信的回祝福短信,“拜年红包统一接收,绝不来一个就看一个”。整个春节假期,吴辉打出去的电话仅有6个,且均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也没有主动发出任何一条祝福短信。

  吴辉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平日里每十分钟就有八分钟会打交道的同事,即便私交再好,在节假日期间也会从他的“视线”内消失,电话、微信和红包,一个都没有。“我们是过度使用手机的群体,一切社交都是围绕着电子产品转,所以更能理解春节的重要性,能尽量做到不去打扰别人。”吴辉说。

  春节期间,随着工作关系上的客户、同事从手机里的消失,远在故乡、很少出现在手机里的亲戚和发小们开始密集涌现,红包和问候接连而至。“同一个手机,不同的时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维度。”吴辉说。

  但即便是这样,吴辉也尽量离手机越远越好,对于那些真正重要的人,比如关系匪浅的故友和亲戚,他会尽量“面聊”,而不是通过手机;而对于一些群发祝福短信的人,他会选择礼貌地回复,绝不浪费太多时间,做无谓的“寒暄”。

  远离手机,发现生活

  吴辉在家呆了5天,绝大部分时间他用来陪伴家人。工作以后,在陪母亲聊天时,手里没有攥着手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以前回家,我很多时候都低着头看手机,我妈不大理解,就会责骂我,常把氛围搞得很紧张。这次回家不用手机,会发现真正的生活还是在手机外面,没有手机天也塌不下来。”

  吴辉告诉记者,网络节目《奇葩说》曾有一期节目讨论“没有社交会不会被社会淘汰”,以前他难以判断,现在他的理解是不会。“对我这样不用手机就没法工作的人来说,手机就是社交的中心,但这几天远离手机,我就会发现生活中一些冗余的东西,比如没有必要的人际关系,放大的焦虑情绪,然后审视它们、剔除它们,发现生活中一直被忽略的东西,比如时间在家人、故乡及自己身上留下的变化。”记者 何利权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