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不仅有舒适宜居的气候环境,而且具有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不仅要保护好海洋,还应利用好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我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市政协委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生态中心研究员陈尚,市政协委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王宗灵,市政协委员、青岛晓阳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匡新提交的《关于制定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补偿管理办法的建议案》提出,有关部门在2016年共同组织一次海洋生态保护补偿有关制度建设论证会议,邀请国家海洋局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围绕我市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管护的科学问题、保护成本、补偿经费筹集、补偿费分配办法、红线区考核指标体系、补偿方式、政策设计、国内外实践等问题进行研讨论证,为制定有关办法提供支持。
市人大代表、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清印认为,我市产业化规模的海参育苗、养殖起步于2000年,产业发展高峰的2010年,我市海参育苗水体200万立方米,苗种产量30亿头,产值27亿元;养殖面积达到7.5万亩、产量8000吨、产值16亿元,海参加工业产值达到18亿元。但2013年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海参产业持续萎靡。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科学布局海参种苗发展区域,严控发展规模、把海参质量提上去。 ”王清印说,可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搭建科技联姻交流平台,开展海参良种的引进、选育与繁育。另外,对新扩建育苗场实行严格审批制度。
王清印提出,要想发展好海参产业,还应该加强养殖户的技能培训,加快海参养殖技术的创新。利用科技入户、科技培训等形式,提升养殖户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加快先进技术推广普及,发挥专业协会的作用,推行池塘养殖工程化、设施自动化以及生态养殖、立体养殖等海参健康化养殖模式。积极申请“青岛海参”地理标志,加强“青岛海参”的原产地保护,加快推进“青岛海参”驰名商标或者集体商标注册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支持海参养殖企业开展有机认证、绿色认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立青岛市品牌海参专业批发市场。
记者 梁超 王晓雨
相关专题:
聚焦2016青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