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2月19日讯(记者 魏海洋) 除了大政方针,一些接地气的小话题也能成为两会热点。在2月17日的一场人大分组审议中,市人大代表、青岛多帮帮助残公益服务中心主任焦玲提出,青岛路牌上的汉字下方很多是完全用拼音,与青岛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不符。
焦玲说,她注意到,青岛的道路指示牌上面是汉字,下面是拼音,例如,上面写着中山路,而下面却写着“ZHONGSHAN LU”。“我认为路牌下面写拼音是不太正确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看汉字就明白了,而下面的拼音就有些重复了。下面的拼音如果能改成英文标注是不是会好很多呢?”焦玲说,这不仅能给外国友人以正确的理解,还能一定程度上体现青岛的包容态度以及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决心。
焦玲的话音刚落,她所抛出的话题就点燃了在座代表的发言热情。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吉庆说,青岛早在十年前就曾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当时我就做过一些调研,路牌制作是建委管,但是路牌具体怎么设计等问题是民政局和公安局合管。”汤吉庆说,不仅路牌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而且门牌也存在一些问题。
“很多外地人跟我说,来你们青岛如果想找条路,找个具体的门牌很费劲。门牌太小了,而上海等城市道路上的门牌很大,开着车就能看到。”汤吉庆说,原来国家对于每个城市的门牌大小是有统一规定的,但是现在已经渐渐放开了,而青岛的门牌依然非常小,难以辨认。“我认为门牌必须统一格式,统一挂门牌的位置等,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乱。”汤吉庆表示。
这个话题也引起了市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滕祖文的兴趣。滕祖文说,他出差时发现,西方很多地方在设置门牌时都有很详细的规定,比如门牌应该设置在晚上车灯打上去能反光的高度,以方便司机寻找具体的方位。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如此受“追捧”,这是焦玲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我只是简单在分组会议上提出来,今年并没有写专门的建议。我准备晚上就回房间把这个问题的建议完善写出来。”焦玲说。
市人大代表,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牛俊宪对这个问题也非常感兴趣,“提出的建议很好,值得思考。”牛俊宪说,“在今年五一旅游季来临之前,青岛将开展专门的城市环境整治、城市建设优化的行动。”
牛俊宪透露,今年准备在青岛政务网上开通征求市民对青岛市政管理的意见、建议的窗口,“我们还要设立建议奖,鼓励市民多提建议和意见,积极反映青岛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专题:
聚焦2016青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