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戏重生过几个槛?留住剧种也要留住观众

2016-02-26 09:4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2月18日,71岁的王世珉和40多位同伴如愿登上了海云广场的舞台。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为非遗大戏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商演机会,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的成员们严阵以待。演出顺利结束,却难言圆满—— 年逾六旬的扬琴表演者因病跑了三次厕所,影响了节目的顺畅。

  这个细节背后,是地方戏曲传承过程中的无奈:队伍老化、人才断层。数据显示,建国前后全国有五百多个地方剧种,现在只有二百多个。像聊斋俚曲这些地方戏曲是其中的幸存者,在列入非遗名单后的境遇有了很大改善。但其重生之路,并不平坦。

  一次演出,跑了三次厕所

  2月18日上午11:30,71岁的王世珉和伙伴们终于抵达海云广场。早上5:30从淄博开始的行程因为司机路况不熟被延长至6个小时。随即而来的忙碌让老人们暂时忘却了身上的疲惫,洋溢在他们脸上的是一种兴奋。

  这是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演出。“除了去省里参加汇演,我们走出淄博的机会并不多。这次演出我们非常重视,‘倾巢而出’。”对于王世珉和同伴来说,机会来之不易,他们想牢牢抓住。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运用淄川一带的方言、土语和民歌、俗曲创作的民间小调,300年前盛传于山东淄川一带。其内容源于民间生活,唱词和道白都是未加雕饰的民间语言,乡土气息浓郁,被称为明清俗曲的“活化石”。

  像很多地方戏一样,在时代的变迁中,聊斋俚曲逐渐走向没落。直到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仍鲜为人知。

  2008年,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世忠在退休后牵头成立聊斋俚曲艺术团,包括王世珉在内的50多位热爱戏曲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先后加入。8年来,这个民间剧团搜集濒临失传的曲牌和乐曲,排演剧目,构成了传承保护聊斋俚曲的主力军。

  去年11月,聊斋俚曲艺术团排演的俚曲戏《求骂》,成功入围山东省群众文艺新创作品复赛,有望代表山东参加2016年在西安举行的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正是这次崭露头角,让聊斋艺术团在春节前获得了到青岛糖球会上表演的邀请。

  主办方给的出场费是1万元,王世珉觉得低了。“说实话1万元的费用我们认为很低,车辆、服装、道具耗费较大,还有四五十号人的补助。”但他和艺术团的同伴们并没有拘泥于费用问题,他们更看重的是向青岛人民展示这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次机会,“一定要竭尽全力”。

  为了保证演出质量,艺术团从正月初九开始进行了两天的排演。当天现场数百名观众的围观和叫好是对他们最好的犒赏。尽管如此,表演中的瑕疵也让王世珉有一些遗憾:胡琴表演者因为尿频的病症中途离场3次。

  这个不专业的行为背后,是王世珉最大的心病:“我们平均年龄超过60岁,最年轻的62岁半。”

  王世珉说,聊斋俚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有了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但队伍的老化、后备力量的稀缺是艺术团目前最大的困难,也是让老人最发愁的问题。

  “我们这些老人没有工资,只吃点工作餐。其中3个20来岁的年轻人给 他们支付 最低 工资1600元,能坚持多久是未知数。我们这个业余剧团很难解决他们的正式工作,年轻人有机会还是要走的。”到现在王世珉也不确定,谁能接过下一棒。

  政策扶持,有时“一阵风”

  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茂腔正在渡过人才断档的关卡。2月19日上午,带队在海云广场完成茂腔传统经典曲目《小姑贤》的青岛市茂腔剧团副团长刘旭庆告诉记者,参与现场演出的36名茂腔演员中,“老中青结合,中青年是主力。”

  这也是青岛市茂腔剧团人员构成的一个缩影:“40岁以上的有26名左右;30岁~40岁的有22名左右;20岁~30岁的有四五十人。所谓‘十年磨一戏’,等他们拉练到30来岁,就可以上台演戏了。”

  而在几年之前,这个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地方戏曲一度也曾青黄不接。改观发生于2010年,胶州市出台政策,招聘16个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进入剧团。另外,从全市初中生中选拔30名苗子进入胶州职业中专茂腔班学习,3年后进入剧团工作。

  这46名年轻人的加入成为传承茂腔的新生力量。“他们和剧团签订劳动合同,但享受的是事业编待遇。”这样的待遇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队伍的稳定。

  青岛地区另一个从事茂腔排练和演出的专业剧团青西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同样选择了校团合作、订单培养的模式。2013年9月,当地政府启动茂腔人才培养计划,由政府出资承担学员学费、住宿费,选拔30名年轻学员到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进行了3年集中学习。

  “这3年来,茂腔的基本功由学校老师教授,声腔课由我和高密的一位老师每礼拜去上课。”59岁的老茂腔演员丁森聚说。

  同样在海云广场的舞台上展示的柳腔、柳子戏,在入选国家非遗项目后,都在传统的跟班学艺传承路数之外,通过批量培训的方式应对着亟待填补的人才缺口。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非遗大戏的传承之路就一劳永逸。从事了30多年茂腔表演的青西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演员王本宏告诉记者,虽然30名代培生已经返团实习,暂时看解决了人才断层,但因团内无系统培训老师,学生的再培训出现问题。

  “剧团没有自主权,我们看好的、需要的人进不来。”采访过程中,某剧团负责人则为目前剧团的用人机制并不灵活发愁。“订单培养的特殊政策只是那一年临时开的口子,后来的这些年再看到好苗子,上面就不再有绿色通道。”该负责人说,近年来剧团看好了一些专业能力比较强的苗子,但因文化课不行,通过统一的事业编考试有困难,最后只能错失人才。

  “政府的重视是关键。但领导不能以个人好恶对待地方戏。政府的扶持还应该常规化。”一位要求匿名的非遗大戏演员表示。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非遗大戏 重生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