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跟随海钓团出海 一杆下去钓起了"三胞胎"

2016-03-08 06:4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近几年,海钓这项被称为“海上高尔夫”的休闲健康运动越来越被市民推崇,为了亲身感受这种运动给大家带来的乐趣,记者决定跟着海钓团出去体验一把。在多方联系下,记者加入了阳光蔚蓝俱乐部海钓团,来了一场三天三夜的海上之行,亲身体验到海钓客的“速度与激情”。

  海钓为何被称为“海上高尔夫”?

  据介绍,海钓常被称为“海上高尔夫”,在欧美发达国家,海钓与高尔夫、马术和网球一道被认为是“四大贵族”运动。

  “青岛地区的海钓运动可以说是走在全国城市前列的,不仅市区海边随处可见垂钓的人,还有常年喜欢包船出去到远海去钓鱼的发烧友,保守来说,起码也有四五千人以上。”青岛市钓鱼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商定

  钓友一声吼从济南赶来


  2月26日下午1点半,记者如约来到“海钓大师”徐龙所在的阳光·蔚蓝海钓鱼运动休闲俱乐部,俱乐部位于李沧区中崂路上。这时候俱乐部已经有人在等待,经过介绍,是刚入行不久的老林,虽然刚跟着钓鱼团出去两次,但58岁的老林却深深喜欢上了海钓,不善言谈的他当被记者问起在海里钓鱼什么感受时,他一直憨厚地笑着,“挺好!挺好!钓上鱼那是一个满足呀。”

  这时候,50多岁的徐龙从里间走了出来,对记者表示欢迎加入他们的团队。徐龙,一个1.8米多的汉子,体格健壮肤色黝黑,一看就是在海里风吹日晒惯了,他在海钓行业被人尊称为“龙哥”,除了已经有30多年的钓鱼经验外,他外表严肃实在对人热心细心,所以大家都爱跟着他出海钓鱼。徐龙告诉记者,在船上的睡袋已经让人准备好,这也消解了记者对于铺盖的担心。“跟着龙哥出去就是放心。”老林在记者面前为徐龙点赞。

  商定的下午两点出发时间马上到了,徐龙告诉记者,“稍等一会,等等济南老李。”正说着,一位头戴休闲帽的敦实老者笑呵呵推门进来了,“说走就走,说来就来,4个半小时就杀过来了。”他就是老李。据老李介绍,自己家住在济南,听说钓鱼团又要出发时,从上午9时开车上了高速,往青岛一阵猛赶,连中午饭都是给潍坊朋友打了电话把饭送到了潍坊服务区,简单吃完后没有停顿又开车前行,并于出发时间前赶到了出发地。“现在非常爱钓鱼,退休后就应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钓鱼运动总比在家搓麻打牌强多了,”已经63岁的老李告诉记者。

  正式出发,在海钓客徐龙的带领下,老林、老李和记者一起驱车前往仰口码头与钓鱼团其他成员会合。下午2点40分许,到达码头,记者看到,钓鱼团租的一艘白色船已经停靠岸边,船有20多米长,提前到达的钓鱼团成员已经开始向船上搬运装备,大小箱每人至少3个。就如老李来说,一个装备箱,里面有不同的钓具和修理工具;一个鱼箱,这是用来准备盛鱼的;一个行李箱,睡袋和换洗衣服都在里面;一个吃货箱,里面有肉有菜还有红酒。在大家的相互帮助下,所有箱子都上了船。和记者一样远海处子秀的还有来自连云港的老杨,他跟着钓友老宋当天早晨从家开车过来,就是为了赶这场“千年修得同船渡”的聚会,“以前都是在海边岩礁或者近海汽艇钓鱼,这次远海钓鱼还真是第一次,主要是多向老手们学习。”老杨告诉记者。

  ■出海

  加记者一共12人鱼点钓出好兆头


  下午3点,崂山区仰口码头,多云,微风吹着海面,“开船喽”在船长的号子声中,阳光·蔚蓝海钓鱼运动休闲俱乐部海钓团正式出发了,本次海钓团加上记者共有12人,团长是“钓鱼大师”徐龙,目的地是离码头120海里(1海里=1.852公里)的钓区,大约需要15个小时的航程,预计在第二天凌晨6时许到达。

  在航行中,海钓团副团长“胡子哥”魏文俊首先分配床位,50多岁的魏文俊是徐龙20多年的钓友,也是钓鱼行业大师级人物,因为常年保留胡子的缘故,所以海钓客们尊称其“胡子哥”。记者看到,“卧室”在面积十几个平方米的底舱,让记者非常感动的是,为了照顾年龄较大的老李,魏文俊把一个单独的床位分给了他,另外一个单独床位则给了第一次远海航行的记者,还把自己为记者准备好的睡袋和救生衣放在床铺上。

  随后,钓鱼团团长徐龙给大家分配了钓位,记者注意到,在船舷两侧从船头到船尾都标注着1、2、3、4、5、6、7、8、9……不同的钓位数字。随后大家把钓具拿出来,穿线挂钩,熟练地把钓竿固定在自己所在的钓位上,每个钓竿的钓组一般都有三个钓钩,线轮都是电动的,下面连接着电瓶。其中徐龙、小夏架起了双竿,“对于钓手来说,每根钓竿就是一枝枪,使用双枪就需要手脚灵活,配合收竿放竿,否则是忙不过来的。”徐龙告诉记者,由于航行路程过长,船将在下午6点试钓一次,看看能不能钓些“晚餐”。

  架好“钓枪”后,大家都回到“客厅”里休息,在一侧,魏文俊的徒弟大壮正在做钩组,除了记者外,40岁的他在这次的海钓团中是最小的,他拜师已经有7年了,除了跟着师父闯海钓鱼外,自己还喜欢钻研一些海钓知识,“钓不同的鱼要用不同的钩组,还要用不同的鱼饵。”他这样介绍说。

  好多团员还告诉记者,这个船应该是舱内条件比较好的钓鱼船,有茶几,还有厨房,连厕所也进行了改造。海钓团成员大林与老林同姓,大家都打趣两人长相就如亲兄弟。大林也海钓了20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在小木船上进行过海钓,因为当时正值冬季,在外面冻的手指都僵硬得没有什么知觉了,最后就把袜子脱下来套在手上。

  大林介绍说,傍晚试钓地点不是随便停个地方就钓,而是有讲究的,海钓客们都把这样的地方叫做鱼点。鱼点的水下一般都有暗礁或者沉船等,这些地方都有利于鱼儿聚集成群,生长繁殖,所以选择鱼点的方位正确与否,是能否钓上鱼的关键所在。而鱼点都是船长通过多年的航海经验,或者从拖网渔船船老大那儿获知的坐标方位,因为拖网渔船拉网遇到暗礁或者沉船时常常被挂网,鱼点数量和质量对于钓鱼船船长能否在圈内叫得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聊着聊着,转眼到了试钓时间,船长提前通知了一声,“准备开钓了。”大家于是纷纷来到各自的钓位上进行准备,把鱼饵上钩,汽笛响了后,然后把鱼钩投入大海,过了大约8分钟,随着汽笛响声,大家开始收线,“哈哈,我钓了一条鳕鱼,”大林高兴地喊道。记者看到,大林已经把一条约3斤多重的鳕鱼从钩上取下,他然后用剪子把鱼的腮部剪了几下,“这叫放血,能够保持鱼的新鲜度,”他告诉记者。由于夜色已晚,就试钓了一竿,大林成了试钓唯一的幸运者,大家都对他羡慕不已,认为这是个好兆头。

  ■开战

  航行120海里到站五花肉八带做饵


  记者还了解到,汽笛响一声时代表投钩,响两声时代表收钩,响多声时代表转战其他地方。接下来继续赶路,然后是聚餐时间,每人把各自带领的烧鸡烤鸭啤酒拿了出来,一时间“客厅”成了欢乐的海洋。随后就是休息时间,大家纷纷躺下,养精蓄锐等待第二天的战斗,按照计划,这趟主要钓黑头鱼。

  2月27日凌晨6时许,天气仍然多云,浪不大,船经过长途跋涉,航行了120海里到了预定地点。大家也纷纷起来,吃过早晨面之后,都到舱外做钓前准备,这时候天已经开始放亮了,记者看到,大家准备的鱼饵五花八门,有鱿鱼、八带、虾,还有五花肉等。然后船长胜哥开始找鱼点,记者在驾驶舱可以看到,探测仪能显示水深又能显示鱼的密度,船长告诉记者,这片海区主要是钓黑头鱼的地方。在第一个鱼点,伴随着汽笛声,徐龙和伙伴们投线收线,有些遗憾的是,大家没什么收获。大家于是开始讨论船长应该把大家拉进“自家的菜园”里去了,记者了解到,海钓圈内有着“船长家的菜园,说拔就拔”的说法,意思就是船长心中都有一些好的鱼点,比较容易让钓客们钓到鱼。

  一看第一个鱼点效果不佳,船长开动船于7时左右转到下一个点。这时候,不知谁说了一声,这个地方肯定能钓到鱼了。这句话不到5分钟就得到了应验,靠近船头的济南老李的竿头不时被拉动,他告诉记者,这是鱼咬钩了,于是他收线,果然钩上挂着一条黑头鱼,约有4斤左右,这下老李乐了,忙告诉记者,“快给我拍张照”。老李开了个好头后,徐龙、魏文俊、小夏、大壮、老林都纷纷“开和”,在这个点,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徐龙、小夏,他俩双枪齐发,每人连续钓了八九条鱼,记者看到,徐龙一手掌握一根竿,当看到一根杆被拉得不住“点头”时,就手疾眼快地收线。而小夏刚刚过了40岁,但已经有了20年的海钓经验,也常常被大家称为“大师”,记者注意到他竿上用的鱼饵竟然是五花肉,这次他和徒弟小高一起来参加了海钓团。初次远海钓鱼的老宋也不甘落后,不一会儿也拉上来了4条鱼,每钓起一条,他就非常兴奋,拿着鱼儿摆个pose,忙让记者按下快门留下自己的“靓影”。

  ■速度

  投收解一气呵成一竿钓上三胞胎


  9点半左右,伴着汽笛声大家收杆,开始随船长奔赴第三个和第四个鱼点。其中第四点让大家钓得兴起,投线收线解鱼一气呵成,真是“速度与激情”的节奏,让人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这个点每人都钓到的鱼不少。魏文俊在本轮中开始发威,展现大师风采,连续钓了十几条,他的钓鱼风格就是稳准狠,另外他不停地为身边的老杨老宋解决难题。比如有时投线不远,就比较容易造成缠线,有时线缠上了自己的竿,有时候与相邻钓位的线在水下缠在了一起,这让人非常苦恼,因为总是缠线的话,这是非常耽误时间的,“对于钓客来说,鱼点特别是好鱼点上的时间就是生命,缠来缠去时间就过去了,收获肯定是不会大的,”魏文俊向记者介绍说,拆除缠线时一定要心细,就像排雷一样。

  这时,只听见“哈哈,我一竿钓了仨,”连云港老宋高兴地跳了起来,记者看到,他一竿三个钩上都挂着一条1斤半左右的黑头鱼,他告诉记者,自己收线时就感觉特别重,以为是条大的,没想竟然来了个“三胞胎”。同样一竿仨的还有徐龙,不愧是大师,这三条总重能有10斤,其中一条是这个时节黑头鱼中的“大鱼”,能有6斤多。在这个点,徐龙还钓起来条重6、7斤的鳕鱼,值得一提的是,他还钓了一条大眼鲷,这是一种眼睛特别大,身体颜色呈红色的鱼。徐龙介绍说,鱼眼有大有小,形状各异,这与它们日常所接触光线的强弱有关系,通常生活在水上层活动的鱼大都有一双正常的眼,而生活在浑浊的水底或者常常钻入泥里的鱼,视觉就不太重要了,所以眼睛变得很小,而生活在水深500米以下的鱼类,由于光线极弱所以它们的眼睛很大,否则会看不到东西,比如生活在我国南海的一种大眼鲷,眼睛竟占头的长度的1/2,可以算是头眼比例的冠军了,但是,栖息在水深2000米左右的深海鱼,则因为那里根本就没有光线,眼睛再大也不管用,所以它们的眼睛就变得非常小,甚至完全退化了。

  ■激情

  有海鸥追逐相伴吃着煎饼卷大葱


  可以说,鱼儿多了,大家是忙得不可开交,缠线也逐渐多了起来,你缠我、我缠你,大家没有怨言,遇招拆招,当然有时候一个突发事件给大家增加些紧张气氛,有人再上鱼饵时不小心把手指给划破了,记者闻听后,以最快的速度到驾驶舱找到船长,要了创可贴给伤者包扎好。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到了下午1点了。在船尾甲板上,老宋和老杨拿出了从老家带过来的煎饼、大葱、虾酱等,供大家品尝,吹着海风吃着煎饼卷大葱,旁边有海鸥追逐相伴,这可以说是最特别的一顿午饭了,大家嚼得津津有味。

  午饭后继续战斗,船只又向东南方向行进了50海里左右,大家延续着上午的热情,经过一下午的奋战,有些累了,每人的鱼箱也都有了几十斤鱼,记者也趁机跟着龙哥学钓了一把,感觉挺爽。下午6时,船向回返了50海里继续夜钓,由于风浪加大,加上天色已晚,初行的钓客有些不适应,比如老杨,因为钓钩挂底,在处理的过程中方法不当,导致折了两个竿,虽然有些小郁闷但这也没有挡住老杨的快乐心情,“由于在鱼点有暗礁或者沉船,加上这上面有渔民捕捞时被扯住的渔网,鱼钩容易被挂上,这时候越不能紧张,更不能硬拽,必须判断挂的位置和方向,然后前后上下动线使其脱钩,”魏文俊向记者传授着经验。

  天色完全黑了起来,根据天气预报,当天海里有风浪,所以船长决定抛锚休息,钓客们的一天也在忙碌中结束。

  文/图 记者 崔璞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海钓团 出海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