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抢鲜机 青岛农业电商平台走出服务新路子

2016-03-09 08:11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80后农民焦磊清卖菜卖出名堂,从线下转到线上,卖菜销售额实现翻番;90后“小鲜肉”大学毕业返乡种菜,借助农村电商平台卖蔬菜“火”了,半年赚了20多万……近年来,岛城“农业互联网+”氛围渐浓,一批农民发展农村电商奔上致富路。据悉,岛城农业电商平台也陆续出现,它们走出服务新路子,从源头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线下转线上

  卖菜销售额实现翻番


  “农业电商必将是新趋势,我们有亲身体验。从线下卖菜转到线上,销售额实现翻番,由年收入五六百万元到过千万。”3月6日上午,站在金口镇金家口蔬菜科技示范园门前,专注卖品牌芹菜的焦磊清意气风发。

  出生于1983年的焦磊清是青岛一家工贸公司总经理,但他如今更看重的是 “金家口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头衔。致力于打造农村电商平台的他,自去年起便积极打造该平台,如今纳入平台的农业种植户已有110户,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亩。

  事实上,焦磊清走上农业创业路时,并没有想着走网上卖菜的路子。2009年,焦磊清发现无公害农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于是租下60亩地,开始种黄瓜、辣椒、芹菜、茄子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博弈,他发现普通农产品在市场没有销路,要想在市场中突出重围,还是要走品牌农业的路子。于是,他设计注册“金家口”芹菜商标,开始进行品牌芹菜的生产和销售。靠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他先与海信广场超市签约入驻,实现超市渠道突破,后续与利群、佳世客等签约。

  此后,焦磊清的芹菜越卖越火。2014年,“金家口”芹菜进驻深圳天虹40家超市,实现跨省销售突破。2015年,“金家口”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成为青岛市继“胶白”、“马家沟芹菜”后的第三个蔬菜类省著名商标。

  不过,虽然芹菜名号越来越响,但销量却未能大踏步前进。随着各行各业步入互联网时代,焦磊清也积极由线下转为线上。去年,焦磊清打造的“金家口芹菜”网上商城正式上线,他正式开始电商创业。一年试点下来,焦磊清的网上商城成绩惊人。“原来主要走的是超市、酒店大订单客户,销量每年都很稳定,销售额每年稳定在五六百万元。但是转到网上卖菜后,我们销售额实现翻番,这也让我们发现走农村电商这条路是走对了。”

  在蔬菜行业摸爬滚打7年多,焦磊清也有了农业发展的个人经验。他表示,蔬菜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不外乎四个方面,分别是品牌化、工业化、网络化、资本化。“品牌化指的是打造精品蔬菜,工业化指的是要进行蔬菜深加工,网络化指的是要打造电商平台,资本化指的是要有资本助力。”在焦磊清看来,网络化将是接下来农业发展的重点,他也会在这方面下大力气。

  尝到网上卖菜的甜头后,焦磊清今年开始筹备建设即墨市金口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准备打造农村众创空间,引入农资电商下乡,进行特色农产品预售,拓展快递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全方位农业电商运营。

  大学生返乡种菜

  借助电商平台半年赚20万


  1993年出生的周扬,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留在城市,却选择了回乡种菜。幸运的是,他开始种菜时就选择网上卖菜,没想到竟一下子火了起来。长在地里的鲜菜图片传到网上,下订单后现收送到客户家里,这种销售方式,迎来了不少回头客。令周扬惊喜的是,在网上卖了半年菜,就收入20多万元。“照这样看,农村电商卖菜前景不错,接下来我打算把周边菜农集中起来,打造一个菜农‘网鲜’联盟平台。”

  周扬表示,他父亲是一名地道的菜农,种的菜都是拉到集上销售,卖不上价钱不说,有时候还要为销菜犯难。2014年上半年,周扬一毕业,就带着笔记本电脑回到了家乡即墨七级,在瑞湾村租了几亩地,和父亲一起种了几亩菜地,接着又投资建起了几个蔬菜冬暖大棚,利用网络、微信卖菜。刚开始因为不成规模,网上的生意几乎没有什么订单。去年,一个绝好的机会来了,青岛市要在农村建立农商平台,即墨七级政府很快建起一个农村电子商务中心,将菜农集中起来打造销售平台。周扬瞅准机会,成为其中一名网络菜商。

  令周扬兴奋的是,物流延伸到农村乡镇后,农产品销路立即被打开了。周扬菜园的名字叫 “金田园农场”,他也在电商中心注册了网销平台,因为卖出去的菜都是刚从地里收上来的,物流也能跟上,所以在网上一下子火了起来。

  周扬表示,网上卖菜其实更需要有技术,市场需要什么,就要提前打算才能卖得好。他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学,这也帮了大忙,回乡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从外地引进了不少新蔬菜品种,有芦笋、水果萝卜10多个品种,另外还养起了鸡鸭鹅等,将活家禽拿到网上,生意特别红火。

  “自己的菜不够卖,就帮着临村的菜农卖。”周扬说,没想到农村电商平台这么畅销,正好让他赶上了好时候,算算账,半年时间就至少赚了20万。他今年计划将周边几个村庄的上百户菜农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菜农网商联盟,抱团打造一个“网鲜”销售平台,让更多的人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大米、粉条网上卖“涉农创客”搭电商快车

  统计数据显示,仅在即墨,常年正常运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有257家,出产农产品种类丰富。如何解决农产品销路难,这成为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一直思考的事。去年4月16日,“即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正式上线,仅用了3个月时间,这一农业电商平台汇集了当地100多家合作社的上千种商品,担负起周围70多个村子的农资网购配送。双向互通模式解决了农产品销售的“最初一公里”和农资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即墨供销社业务科科长黄俊昊表示,农业电商平台上线不久便大显身手。去年,即墨金口镇的种粮大户房世近,由于采用了高产的品种和技术,100多亩稻田实现大丰收。但由于渠道闭塞销路不畅,奔走推销之后,仍有8000多斤大米“砸”在了手里。

  当地供销社刚刚运营的电商平台把这个难题接了过去。散装大米被包装起来,美工拍照、信息上网,“金口大米”的招牌迅速吸引了淘宝客,订单随后一个接一个地来了。用房世近自己的话说,“不到10天工夫全卖光,连样品都没剩下。”

  据介绍,大米、花生、粉条、麻片、蘑菇……即墨当地农产品种类丰富,却极易出现滞销问题。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商标品牌,销路大多依赖自我推销和零散的经销商。针对这一现状,即墨市供销社建立了青岛市第一家农业电商平台,整合了周边100多家合作社的1000多种特色产品进行网上销售,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运营几个月后,平台每月交易额都在80万元以上。

  随着“上网”的农产品越来越多,供销社整合了系统内仓储加工、产品展销、物流配送等硬件设施资源,陆续建起了集加工包装、品牌设计、仓储物流、信息管理为一体、服务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配套设施。与全市大型农业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起合作,保证平台上供应的大多是绿色无公害产品。

  电子商务进农村破解销路难

  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在农村电商领域已涉足多年,可见农村庞大潜在市场的吸引力。今年全国两会上,“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抓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刘文俭表示,农村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视。此项政策对帮助农村就业和释放农村消费需求都有不小作用,可谓一举双得,这也将从源头破解农产品销路难题。

  在刘文俭看来,岛城专业的农业电商平台正在崛起,不少村级电商服务站也已现端倪,他认为这将解决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刘文俭说,借助农业电商平台,农户在家中就可以把自家产品销往全国,在地头就能购买到化肥农机,真正做到了“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实现了双向互通。

  “发展农业电商,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刘文俭表示,农业电商为及时将农产品和农资配送到门,需要与顺丰、韵达等国内知名物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发达的快递网络将触角迅速延伸至全省乃至全国。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发布渠道,吸引北上广等的客商,同时还可以积极和淘宝、京东、一号店等开展合作,在这些电商平台开辟“特色馆”,把本地特色商品卖到全国各地,从源头破解农产品销路难题。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锡复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