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智慧城市":与"一带一路"搭肩膀(图)

2016-03-26 13:50   来源: 大众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3月25日,2016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一带一路”智慧城市国际合作交流会在济南举行。



  大众网记者 王宗阳

  3月25日,2016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一带一路”智慧城市国际合作交流会在济南举行。会上,多位专家学者纷纷点赞济南——这座以泉水而闻名的古城,如今不仅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传统的名片,还有了“全国智慧城市”这张新兴名片。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等综合先进技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企业发展等多方面起到智能促进作用。智慧城市如同一个“耳聪目明”的人,因为信息通畅,所以具备竞争优势。与济南市一样,最近许多城市都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尤其是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许多城市还有了与“一带一路”资源整合的契机。对此,几位专家也分别进行了支招。

  “城市要对信息共享,为外界搭建平台”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邱爱军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邱爱军在交流会发言中说,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涉及到的国家有60多个,涉及到人口占到了44亿。在这样一个量级下,智慧城市想要“借东风”,首先要对城市的基本信息共享。沿线城市的“智慧”,体现在需求的提供上。投资者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有了需求他才会提供更多的产品,他也会根据需求创造出更深级的更好的服务。

  “此外,我们还要共享投资建设的需求,比如投资项目,目前基本上每一个城市在他们的网站上都会有招商引资的板块,因为我们不是在国内来谈招商引资,因为要把项目推介到国际上,就需要借助智慧城市来共享展示。”

  另外,智慧城市还要为外界搭肩平台,实现技术共享。智慧城市是一个技术密集的领域,如果没有高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做好智慧城市,所以共享技术首先是要共享高科技的技术本身。比如说以色列有超一流的节水技术、安保技术,这样一些技术其他国家可能就不需要重头做去,可以去学习去分享技术。

  “基础设施建设,要主动对接国际标准”

  ——香港智慧城市联盟召集人杨全盛


  “智慧城市离不开基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部分。”香港智慧城市联盟召集人杨全盛专门指出,从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来,中国和很多国家签署了基础建设协议,已经超过了2500亿美元,内地在大型基建的经验和技术方面特别是跨区域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对此他给有“野心”的城市提出建议:“一带一路”的项目是面向国际投资者,也需要采纳国际的标准,需要有国际水平的专业保证。在这方面,香港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无论是在技术、标准、营运、管理各方面都与国际接轨,拥有大量熟悉国际标准和规则、市场招投标跨专业的项目管理和专业人才,可以在这些项目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以交通设施建设方面为例,香港总人口只有700万,但是每天平均的铁路载客量超过500万人次,列车走60万公里才会出现一次不超过5分钟的延误,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一带一路”提倡的连通的基本条件就是“标准”要一致,由于不少的沿线国家在大型基础建设方面还在起步的阶段,因此订立的建设标准要采用沿线先进国家的标准。

  杨全盛认为,近些年内地的企业积极走出去,但是在外国做大型基建项目还是少数。为此,我们国家在部署加快部署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打造中国创新的脊梁,推介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一带一路”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

  “发展智慧农业,以此推动智慧城市”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认为,在欧洲或者是日本,城市和农村区别不大,但中国城乡差距较大,所以才会有“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是离不开农业的,所有城里人要吃饭,吃的东西全是农民劳动换来的。城市的人不会百分之百待在城里,一定会去农村,所以农业给大家提供了观光、旅游、教育体验的方面。所以,智慧农业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如果农业不是智慧的,城市里面的居民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得不到安全优质的食品。因此,智慧农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支撑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一带一路”给了许多城市新的机遇,具体到智慧农业方面,我们应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农业的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平台建设。现在农业最大的问题是,很多老人、妇女在从事农业劳动。未来的趋势只能“装备干活”,人操作机器,把好的肉、菜、蛋、奶高效地供给城市。所以,把现在的传统农业变成智慧农业,把智慧农业产生的优质的产品送到城市里,再产生智慧城市。

相关阅读

智慧城市 济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