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青岛市2016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祈福仪式在福宁园举行,人们向捐献者默哀。记者 孟达 摄
即将来临的清明,正是人们怀念故去亲人的时节。而在岛城,有这么一群逝去的人,他们选择在去世后,将自己的角膜、器官、遗体捐献出来,或让身处黑暗的人重见光明,或让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或将遗体用于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3月30日,市红十字会在福宁园生命奉献林举行祈福活动,缅怀这些大爱奉献者,向他们的善举致敬。为纪念这些奉献者们和表达对他们的缅怀,从今年起,确定每年3月30日为青岛的“捐献者缅怀纪念日”。
■先驱
一家四人完成捐献 青岛的遗体捐献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第一位遗体捐献者就是著名的人体解剖学专家沈福彭教授。沈福彭和著名物理学家束星北相约,去世后将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1982年,在沈福彭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其遗体捐献给了当时的青岛医学院。
3月30日,在祈福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了沈福彭教授的长子沈伯威和女儿沈华。“父亲生前从事医学教学和研究的时候,发现当时60名学生才能分到一个标本,而按规定6个人就应该有一个标本才行。”沈华告诉记者,父亲在看到这种情况后,决定身先士卒。“父亲去世前,写下了参与解剖自己遗体的同事、学生的名单和一张‘我的病节重点’。”沈伯威告诉记者,当时参与对父亲遗体解剖的专家中,包括了他的弟弟,“弟弟在参与到一半的时候就跑开了,心里实在受不了。”
沈福彭教授的善举,也深深影响着这个医学世家。“我们一家有四人捐献了遗体,我的两个姑姑沈淑敏、沈淑瑾,小姑父李正理也遗体捐献了出来。”沈华告诉记者,她和哥哥也都签订了遗体捐献登记表,成为遗体捐献的志愿者。
■供者
有他们,母亲不孤单 “我们在这里替我们家人接受这份尊敬,心里很感动。尽管我们一开始也是担心,亲人到了另一个世界会孤单,在签字的时候,我心里非常难受。”50多岁的周德坚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教授,在怀念活动的现场代表捐献者家人发言。
去年清明节当天,周德坚81岁母亲徐文杰因突发心肌梗死而不幸离世。根据母亲的遗愿,周德坚将母亲遗体捐献出来,供医学教学和研究使用,而一对眼角膜用于救助需要做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
周德坚告诉记者,母亲去世就要一周年了,现在母亲的姓名已经刻在了奉献林的纪念碑上,供人们瞻仰。“今天看到纪念碑上刻有这么多捐献者的名字,我觉得母亲不会孤单。”
看到母亲生前的很多同事和学生前来悼念她,抚摸着纪念碑上母亲的名字,周德坚心里很感动。他告诉记者,今年已经89岁高龄的父亲对母亲捐献的决定很能理解,父亲意志很坚定,而且誓守两人都要捐献遗体的约定。在父母的感染下,周德坚也决定将来把遗体捐献出来。
■受者
感谢他们,重归光明 “昨天下午我就特意赶到青岛来了。”52岁的谢基福是烟台龙口人,2015年10月底,他在建筑工地上工作时,一阵突然刮起的大风将身边的碎木屑扬起,迷了他的右眼。“后来右眼开始出脓,眼睛也彻底失明。右眼的失明,让我左眼也开始出现视力的退化。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来青后医生检查发现,我的右眼是出现了真菌感染,需要尽快做移植手术,不然眼睛会溃烂掉。”
去年12月1日,谢基福来到青岛眼科医院就诊;12月3日,眼科医院医生利用捐献者捐献的角膜,为谢基福成功实施了角膜移植手术;治疗过程很顺利,角膜移植后的右眼从刚开始的朦朦胧胧到逐渐清晰,12月12日,他就出院回家了。
“来到奉献林,我才知道有这么多的捐献者把自己的角膜、器官甚至遗体捐献出来,帮助像我们这些人重归光明。不然的话,后半生我们就要在黑暗中度过了,尤其对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他们就是救了一家人啊!对这些捐献者的感情,‘感谢’两个字都很难包含。”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在现场,当这首《你是我的眼》唱起的时候,谢基福和很多在场的人一样,眼里泛出了泪花。 记者 徐军
■延伸
青岛遗体捐献者达603例 记者了解到,2015年,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角膜“三捐献”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去年实施捐献遗体71例、捐献角膜82对、捐献器官52例,“三捐献”数量居全省首位。截至今年3月30日,青岛已实现125例器官捐献,343例角膜捐献,603例遗体捐献,这些捐献数量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另外,目前青岛捐献志愿者已突破3000人。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然介绍,为纪念这些奉献者们和表达对他们的缅怀,从今年起,确定每年3月30日为青岛的“捐献者缅怀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市红十字会将组织遗体捐献家属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举办为期一周的“清明节——缅怀纪念捐献者”主题活动。
记者 徐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