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先任
清明节临近,与生命相关话题趋热。一篇讲述临终患者感受如何、家人应如何照护的文章在社交网络热传。“发达国家有70%~80%的老人享受到了临终关怀,我们的老人却只有1%享受到”的说法,更挑动人们的神经。生命的最后一程,应当在家里、养老院,还是医院的病床上度过?广州地区的临终关怀服务需求量是多少?能提供的临终关怀床位又有多少?记者走访全市医院、养老机构,为您一探究竟。(3月31日《广州日报》) 临终关怀对很多国人来说,还很陌生,在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时,当人行将离开这个世界时,需要这个世界给予他更多关爱与温暖,让临终病人少一些孤独与恐惧,可以更为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国人重视优生,却不重视优死,甚至忌讳谈论死亡,比如有一些临终关怀医院就被医院附近的人视为晦气,反对临终关怀医院建在自己家附近,以至一些临终关怀医院不得不数次搬家。而医院对临终病人也多采取放弃收治的办法,因为临终病人会影响医院治愈率考核,临终病人只能接受保守治疗,又要占据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也影响了医院“创收”,一些临终病人被医院拒收,只能回家等死,而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
人的生命应该善始善终,对临终病人予以临终关怀,不过是对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能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何况,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了解,全国每年需要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病人超过750万人,面对如此大的“刚需”,需要形成完善而成熟的临终关怀体制,要大力发展临终关怀服务,政府要能给予政策支持,如对于设立临终关怀病房的医院给予一定的补助,也要能要求医院不能拒绝对临终病人的救助等。公众也需要改变观念,重视临终关怀,别让没有临终关怀成生命最后的遗憾,别让“最后一程”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