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路21号蝴蝶楼电影博物馆今日正式开放

2016-04-20 09:23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绿荫环绕的青岛八大关别墅群里,山海关路21号,有一幢格调非凡的二层小楼,在沉寂了80多年之后,终于在这个樱花烂漫的盛春里,向世人绽放了她最美丽的容颜——山海关路21号蝴蝶楼电影博物馆今日将正式启用。在这里,人们迎着海风,拾阶而上,可以“俯眺”到百年青岛与中国电影发轫和发展之路:从蔚蓝大海、金色沙滩的“天然摄影棚”到“万国建筑博览会”海外场景外景地,从开创中国电影先河的剧作家到层出不穷的青岛籍影视明星,原来百岁岛城在历史老人见证下,竟与中国电影绵延着百年的 “世纪之恋”,让这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再添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保护历史老建筑——“蝴蝶”复活

  相对于日新月异的大青岛,有着“世界级建筑艺术宝库”美誉的八大关就像一座区域独立、保护良好、蕴含丰富海派历史文化瑰宝的小城。“小城”内呈现不同国家建筑文化风格的幢幢百年别墅,蕴藏着太多历史不为人知。而为了保护历史老建筑,挖掘人文价值,发挥文化传播作用,青岛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及所属的八大关宾馆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青岛战略的总体要求,启动了历史老建筑维护和功能转换项目,并于去年春天掀起了景区内“公主楼”的神秘盖头,使这座百年老楼升华为蕴含丹麦皇家古朴元素和童话王国经典元素的特色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真正彰显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公共价值,让历史的文脉“搏动起来”,闪耀出新的华彩和魅力。“公主楼”开放仅半年游客即达18万人次。

  过了一年,又是春光最好时,经项目组成员查阅档案、史料考证、专家访问和修旧复原,八大关又一富有文化内涵的历史建筑——山海关路21号 “蝴蝶楼”被发掘出来,并改建成电影博物馆于今日正式启用,从而也按预期续写了 “小城”故事。这不仅给“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一”的八大关景区又增添了新的文化旅游观光亮点,也为“影视之城”的青岛呈现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钩沉影史老故事——“蝴蝶”飞来

  山海关路21号的小楼是一座用哲学术语描绘其风格的建筑——折衷主义别墅,由中俄两国建筑师共同设计,1934年建成。

  折衷主义式建筑,是指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之美。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得小楼建成的第二年就吸引了剧组前来取景。1935年,由中国电影的先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的电影 《劫后桃花》在青岛拍摄。《劫后桃花》是洪深以其家在青岛崂山南九水的别墅被日本军侵占的经过所写的散文《我的“失地”》改编而来的,是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开创了电影文学剧本的先河。拿到剧本后,负责拍摄的、当时全国最大的电影公司明星公司配备了最强的演职人员,以超出一般影片一倍的摄制预算,将该剧目列为“年度特级巨作”。

  胡蝶在自传《胡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渐显,青岛景象,炮台环山而立。港口内,巨轮停泊,火车直驶轮旁装卸货物。市区,街道整洁,高楼大厦,建筑华丽。显出青岛市区的欧式建筑。淡出。渐显,一幢豪华富丽的花园洋房坐落在一条林荫大道,铁铸镂花的大门旁悬挂着一块牌子,上书‘六合祝公馆’,……《劫后桃花》的片名在‘祝公馆’兴盛繁忙的背景中显出。”经项目组专家考证,胡蝶所回忆的 “一幢豪华富丽的花园洋房”正是山海关路21号的“蝴蝶楼”。

  如今修葺后的蝴蝶楼院内地面中镶嵌着光影四射的名贵蝴蝶标本,渲染着小楼这段影史佳话;墙面上悬挂着犹如历史长河的电影胶片雕塑,诉说着电影诞生发展的历程;水晶立柱上伫立着的十座金光闪闪的电影奖奖杯,浓缩着世界各地对电影艺术的追求。

  呈现近百年影史——“蝴蝶”之恋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就成为青岛人娱乐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张石川等人,三十年代初,在中山路建起了山东大戏院 (现为中山路中国电影院)。

  而“蝴蝶楼”电影博物馆真实地再现了青岛早期这一社会风貌,甫一走进院门,迎面而来的便是上个世纪初影院购票窗口,旁边那个时代的电影“跑片人”塑像,以及院内一组早期电影拍摄现场的还原,让你仿佛穿越回到了民国。

  走进蝴蝶楼一楼展室,项目组专门从国内外搜集到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器材立即就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在以“洪深工作室”命名的展室,游人可以了解到1925年诞生的中国第一部电影、1931年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都与洪深有关,与青岛有关。1934年,洪深受邀接替梁实秋在国立山东大学 (现为中国海洋大学)任教期间,撰写了《电影戏剧表演术》、《电影术语词典》等多部理论著作。

  “青岛风光展室”“青岛与中国电影室”则将青岛作为中国电影的天然摄影棚和人才输送地的两大骄傲通过丰富的图片向世人展示,百年青岛与中国电影的“影视之恋”竟已绵延近一个世纪。

  胡蝶曾两次来青代言过青岛啤酒

  “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这是当年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对胡蝶的评价。胡蝶一生与初恋的林雪怀、挚爱的潘有声、重庆偶遇的戴笠这三个男人间的情感纠葛,为“民国婚姻往事”留下许多曲折动人的故事,而她本人那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生命历程,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哲思。

  胡蝶 (1907~1989)从小跟着在铁路上任职的父亲 “跑铁路”,16岁考入由洪深任教的上海中华电影学校,19岁已是电影公司台柱。后因主演由洪深编剧、张石川执导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而走红。

  1931年12月15日,山东大戏院建成启幕,首映影片便是《歌女红牡丹》,张石川作为山东大戏院的董事之一,特邀胡蝶来青岛剪彩造势。相传当时青岛市民为争相一睹胡蝶风采,造成中山路上交通拥堵。岛城文史专家鲁海更是回忆因为这件事还闹了一出童年“笑话”。原来,张石川请胡蝶到国际俱乐部吃饭,鲁海的父亲正在国际俱乐部工作,听闻这一消息赶紧回家通知家人去围观。但鲁海因为年幼不懂,把去看“胡蝶”听成去看“蝴蝶”,结果到国际俱乐部后还很纳闷哪里有蝴蝶。

  1933年,胡蝶成为中国第一位票选“电影皇后”。一时间“胡蝶霜”、“蝶来饭店”等以胡蝶为名号的商品行销于市,胡蝶也成为中国最早的商业品牌代言人,青岛啤酒就曾以她为原型设计制作过广告。

  胡蝶再来青岛就是1935年拍《劫后桃花》了。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上世纪20年代末延续到60年代。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和第一部左翼电影,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劳动妇女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华贵脱俗,表演温良敦厚,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蝴蝶楼”的窗外楼下,有一组由47只蝴蝶构成的向上飞舞的雕塑,这是“蝴蝶楼”的标志,寓意着青岛影视之城,能够不断涌现出像当年影后胡蝶那样的影视明星。(本报记者)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