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吃饭、翻身这样基本的生活起居需要有人专门照料,吃药、理疗这些日常的医疗护理也是日常所必须的。对于失能人员来说,想要同时满足以上两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难度或者较大经济负担。近日,记者从西海岸新区人社局获悉,自从新区率先落地推行“医养康护”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以来,越来越多的符合条件的人员获得了实惠。据介绍,这样的新型医疗服务包括四种模式,医疗专护、护理院医疗护理、居家医疗护理以及社区巡护。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人数共审批通过652人,其中家护418人、院护159人,巡护75人。
讲述
“脑血栓”后,老人住进安养机构 之所以住进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残疾人安养中心,是因为几年前王淑梅(化名)老人遭遇“脑血栓”,自那以后基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再加上常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困扰,今年64岁的王淑梅几年前被女儿从海岛上带到了这里住了下来。
“这位王阿姨其实是住在安养机构中失能人员的一个典型代表。不少失能老人,因为家庭中种种条件的限制,没法在家中接受家人或者请家庭保姆全天候照顾。同时,还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需要长期医疗方面的照顾。”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残疾人安养机构相关负责人岳哲伟告诉记者。
在安养机构,记者注意到确实有较大比例的老人和王淑梅一样,甚至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自己拿着板凳走到院子里晒晒太阳,他们几乎无法独立行动,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需要帮助。同时,很多都需要平时就诊、用药。“我老伴好几年前生病去世了,只有一个儿子,不在老家,很早前就来到城里工作。那次犯了脑血栓之后很难过。想着这不是要拖累孩子了嘛。”王淑梅告诉记者,“现在政策好,我的医药费能报销90%,算下来的话,每个月自己只需要负担一百来块钱。”
一家顶梁柱,因车祸导致失能 在安养机构里,除了王淑梅老人,记者还见到了因车祸失能而住进来的关磊(化名)。“当时住进来的时候,关磊的状况真的非常不好。他基本上已经是植物人的状态,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没有意识、没有语言的状态,整个半边的脑壳都是塌陷的。”安养机构工作人员介绍起关磊的情况时表示,“他的身体这样了,家庭还在这样的关键时候出现了变故,他妻子没管他就离开了家。当时送他来的是他还在上学的孩子。”
实际上,不少“失能人员”所遭遇的情况和关磊有些类似。本来是全家的“顶梁柱”,但是因为遇到了不幸,而且没有事故责任方来承担他的后续疗养、治疗费用。整个家庭不仅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家庭关系在这样的状况下也受到了威胁。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有的还伴随着情感上的缺失,同时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他们接受较好的医护服务和疗养。
“关磊现在状态已经恢复得很不错了,身上的管子撤了,能吃饭,还能说话。”安养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七旬老人患病,受益于“家养模式” 在西海岸新区的王家港社区,见到七年前因突发“脑梗”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近80岁的老人李先生的时候,来自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生张宁正将李先生平时所需要的药品送到其家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医养康护工作的推进给李先生尤其是他的老伴徐女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生病的时候是7年前了,本来他就有三高,有一天正在院子里摆弄花草,突然就感觉头晕。很及时地送到了医院之后,发现是脑梗,住了一个月的院,生命保住了但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翻身什么的都不行。”徐女士说,老伴李先生生病时220斤的体重,高大的身材让家人在照料他时费了不少劲。
现在,有了来自社区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每周都会有医护人员过来至少两次,有时候来的更多。给病人进行身体的监测,同时送医送药,再就是遇到比如说发烧之类的问题,医护人员会直接到家里给老人打针。“现在,除了比较特别的情况,不需要再去住院了,感觉很受益。”徐女士告诉记者。
探访
院护模式 基本生活和医疗服务,在院里都能解决 老人入住安养机构,安养机构工作人员给予老人生活上的照顾以及情感上的陪护,这在不少养老机构都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也受到诸多入院老人的认可和欢迎。不过在新区富春江路上的残疾人安养中心,除了现有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之外,入住的老人还能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尤其是失能人员还有政策上的支持,就像记者在该院采访到的王淑梅和关磊。据悉,入住该院的人数约为200人,而失能人员占到大约60人。
那么,实现将安养机构入住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这两个需求同时满足,得到了怎样的政策支持?同时,此类养老机构的运行模式与其他养老机构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方式和服务是否能得到更多市民的认可?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我们安养中心,有专门的医疗队伍,这其中包括医生、护士。而且医护人员在对老年人、残疾人尤其是失能人员的诊疗护理上,都非常有经验。入住的人员,一面在这里住着,这一点和普通的养老、安养机构可能差不多。不过另一方面,每天会有医护人员查房、进行医疗方面的服务,这一点又和医院的日常查房一样的形式,每天关注并且记录入住人员的健康状况。”说起残疾人安养中心的不同之处,该中心负责人岳哲伟告诉记者。“比如说我们有擅长推拿按摩的大夫,这样的专长实际上就是很符合入住人员的需要。因为住进来的人,大多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护理,这样的医疗服务在大医院进行的话,很多病人或者家属实际上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我们知道残疾人、失能老人受制于身体条件和疾病,经常会有一些跟常人不一样的地方。家属带着他们去医院排队看病,不但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同时受到周围人的嘲笑和观看也是常遇到的。”岳哲伟告诉记者。“其实失能人员包括他们的家属在这方面还是挺敏感的。我们注意到这一点之后,在安养院里就会拿出更多的真诚和感情,从这个角度多一些关怀。”
在这个安养中心,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与这里居住的老人、失能人员之间的关系,有一种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温情。有政策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家属能把老人、残疾人放心地交给安养机构;同时,安养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细致和精确的对老人进行照料和服务。这样一来,少了经济上的负担、少了很多经营方面的担忧,入住人员及其家属、安养机构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感情来照料和服务。
家护模式 医生上门,实现“在家住院” 对于市民而言,“家庭医生”已经不再陌生。因为家庭医生已经不再是曾经老百姓认识中只存在于国外的影视剧中,近几年随着医疗保障方面工作的推进,在新区乡村也有了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组成的专门队伍,作为老百姓的“家庭医生”,解决百姓的诸多医疗方面的困难。
“医养康护这个范畴内的家护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社区老百姓和社区医疗机构的欢迎和认可。这里医疗机构的医生,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家庭医生’,而且能够更好地根据所服务对象的身体情况以及具体的需要,提供更加个人化、类似于‘定制化’的医疗服务。”西海岸新区人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医养康护政策背景下,社区医疗机构的工作方式和医生们的工作模式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是病人跑到医疗机构去看病,而是医疗机构设置专门的医护人员队伍,实现“在家就可以住院”,病人享受到“家庭病床”。像王家港社区的李先生一样,患病在家的人,除了需要平时得到家人的照顾,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或者根据身体的情况,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医疗服务。“原来经常去医院,通血管、通便、消炎。没有政策的时候,经常去医院,一年住院都要好几次,基本上住院住上十天半月,好了之后回来。这个病是治不好了,只能出现了什么症状治疗什么。”李先生的老伴徐女士说。
“一般在家疗养的病人免疫力较低,发烧、感染类的突发情况出现了,医生护士都赶到病人家中给处理。再就是平时降压、降糖类的常规用药用得比较多。”位于西海岸新区富春江路上的天赐康门诊负责人管琴告诉记者。医养康护工作在刚刚推进的时候,并没有立即受到百姓的认可,从最初的不信任到越来越有口碑。“现在我们的签约病号有20多个,主要覆盖在4公里范围内。我们组建的一个医护人员队伍,包括3个大夫和5个护士。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般搭配着给病号上门服务,进行心理疏导、送药、量血压等等,还包括在有突发情况下去处置。”
四种模式可选,能享八种服务 据悉,按照《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管理办法》,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本市推出促进“医养康护”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新区在工作中务实实施,保障失能人员基本医疗护理需求。
护理服务形式会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而选择合适的方案执行,根据参保人医疗护理需求,分别确定不同的服务形式。其中医疗专护,是指二级及以上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专护病房为参保人提供长期24小时连续医疗护理服务;护理院医疗护理,是指医养康护的护理服务机构为入住本机构的参保人提供长期24小时连续医疗护理服务;居家医疗护理,则是护理服务机构派医护人员到参保职工家中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社区巡护,就是护理服务机构(含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派医护人员到参保人家中提供巡诊服务。
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可按规定申办上述一种护理服务形式,一档缴费的成年居民、少年儿童和大学生可申办医疗专护、护理院医疗护理和社区巡护,二档缴费的成年居民可申办社区巡护。
“护理服务机构根据参保人病情和实际需求,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和护理,制定护理计划,提供必要的、适宜适度的医疗护理服务。”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参保人员至少可以享受8种医护服务。这其中包括定期巡诊、观察病情、监测血压血糖,根据医嘱执行口服、注射及其他给药途径;根据护理等级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特殊护理,严格规范消毒隔离措施;处置和护理尿管、胃管、造瘘管等各种管道,指导并实施造瘘护理、吸痰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换药、膀胱冲洗,以及实施口腔护理、会阴冲洗、床上洗发、擦浴等一般专项护理。
还包括采集并送检检验标本;指导吸氧机和呼吸机的使用;对病情发生重大变化病人及时处理,必要时协助转诊;在护理评估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营养指导、心理咨询、社区康复治疗及卫生宣教,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进行心理干预;终末期病人也将会获得临终关怀,工作人员通过照护和对症处理,减轻病痛,维护生命尊严。
据介绍,参保人因疾病、伤残等原因长年卧床已达或预期达六个月以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情基本稳定,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定低于60分(不含60分),且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申请护理保险待遇。
申请医疗专护待遇的,应符合相关的条件要求。其中包括,因病情需长期保留气管套管、胆道等外引流管、造瘘管、深静脉置管等管道(不包括鼻饲管及导尿管),需定期对创面进行处理;需长期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的;因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外伤等导致昏迷、全身瘫痪、偏瘫、截瘫,双下肢肌力或单侧上下肢肌力均为0-Ⅱ级,需要医疗护理的;髋部骨折未手术、下肢骨不连(腓骨除外)、慢性骨髓炎,需要医疗护理的;以及其他经社保经办机构认定符合专护条件的。
申请护理院医疗护理也就是院护、居家医疗护理即家护、社区巡护待遇的,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包括患有脑卒中后遗症(至少一侧下肢肌力为0-Ⅲ级)、帕金森氏病(重度)、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多个关节严重变形)等慢性疾病,或其他严重慢性骨关节病影响持物和行走、植物人、终末期恶性肿瘤(呈恶病质状态)的;需长期保留胃管、尿管、气管套管、胆道外引流管、造瘘管、深静脉置管等各种管道的;高龄患者骨折长期不愈合,合并其他慢性重病;患其他严重慢性病、外伤等导致全身瘫痪、截瘫的。
延伸
专门APP辅助审核监管、日常管理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医养康护工作推行过程中,“家庭医生”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在家就可以住院”、“将病床设置在病人家中”这些预期都正在实现并且不断得以推广。那么,比如说在居家医疗护理模式推行中,如何对医疗机构以及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和引导呢?怎样确保市民得到了足够的医疗服务?
据悉,这些长期需要医疗护理的失能人员、医护人员都可以参与到人社系统的信息化监管系统中。“这个系统的使用是青岛市统一的。会给社区医疗机构办理一个专用的移动终端,里面有专门的社区居家护理的APP。这个APP使用需要用大夫或者护士的身份证进行登录。去了病人家中以后,进行定位、打指纹、录像,进行治疗。走的时候,给病号打上指纹,还请病号给服务评分,是不是能达到5颗星。”西海岸新区人社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手机APP直接关联着青岛市人社局的网站,上传之后能够即时看到。这样一来,医护人员的工作更突出服务性。而这些医养康护的做法,让失能人员的照料不仅有政策上的保障,同时还要有科技上的创新和保障。
“现在每个月至少去每位病号家中8次,每次都要按照APP走下来这一个流程。这样做的话监管就很到位了,也督促我们的服务做到位。我们的一个大夫可能要跑很多个家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接到电话,20分钟之内必须到。”管琴告诉记者。
刚开始推行“医养康护”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的时候,很多市民实际上都不相信,觉得“哪会有这样的好事儿?”后来随着推广的深入和口口相传,人们也慢慢开始接受了这样的模式。
在政策的支撑下,社区医疗机构和病人以及家属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医疗消费,而是更多了彼此之间的关照,彼此成为亲密的朋友。好的体验可以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失能老人也加入到了这样的模式之中,享受政策带来的利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