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次!5名"流浪汉"结束黑户有了威海户籍

2016-04-30 11:29   来源: 齐鲁壹点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4月29日,记者在威海市社会福利院看到了厚厚一摞《残疾人证》,这是工作人员刚刚为35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领来的。至此,这35人全部办理了居民身份证,成为拥有威海户籍的正式公民,还办理了《残疾人证》和医疗保险,全面享受市民待遇。据了解,这是我省首次为流浪乞讨人员集中办理落户手续。

  近几年,威海市社会福利院先后接收了35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因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不能表述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法与亲属取得联系,也无法取得合法身份,因而不能办理各类保险,无法享受各种社会救助。长期以来,他们的医疗费用、生活费用等都由福利院解决。“每月仅医药费支出一项就高达2万多元,还不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费用。”福利院办公室主任邵君说。

  为了结束他们的“黑户”身份,让他们享受社会保障,获得人格尊严,福利院多次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解决,但由于没有相关的政策依据,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去年,《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政策出台,规定超过三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滞留人员,公安机关应予以办理落户手续,民政部门要及时将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落实社会救助政策。

  今年初,威海市民政局和公安局开始着手研究解决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落户问题。没有相关经验可供借鉴,就“摸着石头过河”。为避免出现双重户籍和犯罪人员利用流浪乞讨身份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况,公安部门通过公安部走失人口库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数据库进行排查,确保登记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和户口的唯一性。他们还对这35人进行DNA信息采集和指纹掌纹采集,并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进行信息比对,核实身份信息。福利院将35人的照片基本信息在报纸媒体公示一个月,尽最大可能为其寻找亲属。

  在办理落户手续的同时,福利院联系威海市权威认定部门,为他们进行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伤残鉴定,并办理了《残疾人证》。

  “由于无法获取这部分人员的姓名、年龄等准确信息,我们为每一个人起了名字,生日就确定为救助站收留的日子,出生年份则是根据其体貌特征进行推测。”邵君告诉记者。3月30日,35名流浪乞讨人员的身份证全部办理完毕后,福利院马上为他们缴费加入了威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他们就像每一个威海市民一样,享受到医疗费用报销的待遇。

  (大众日报)

相关阅读

流浪汉 威海户籍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