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昨日,从延安路33号筒子楼棚户区搬迁到西吴路居住的郑继红,再次回到搬迁前的老楼院,和老邻居们继续聊天拉家常的同时,帮楼院居民办理退休工资认证等事务。据介绍,延安路33号筒子楼去年作为棚户区零星片改造,楼上的30多户居民先后领到房屋补偿款到别处居住。但有8名老居民,仍然对老社区恋恋不舍,每天坐公交车回来“报到”,帮邻居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楼长不舍老楼院 “虽然我去年就搬走了,但我还是这里的楼长,就要尽楼长的责任。”71岁的郑继红是延安路33号大院的住户,也是200户居民的楼长。郑继红说,1990年退休后就在这个有五六座居民楼的大院当楼长。楼长每天事情很琐碎,当筒子楼的楼长就更琐碎,难度也更大。因为筒子楼没有安装一户一表,用水量按人口分担,大院里的水管老化,经常出现跑冒滴漏,造成水费莫名其妙地增加。谁家多掏钱少掏钱都不乐意,这就需要她这个楼长挨家解释。在这些日常琐碎工作中,她也就成了邻居们的知心人,家家户户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她说一声。在她的努力之下,2011年前后大院统一安装了一户一表。
帮邻居找回供暖退费 虽然用水方便了,但老楼院冬天没有集中供暖,老年人冬天冻得不行,郑继红又一次为了安装暖气奔波。“好多邻居觉得房子快拆了,就想凑合一下,不装暖气了,但是楼上大部分都是老年居民,天太冷了冻得难受。”郑继红挨家挨户上门询问,邻居们最终达成一致,开始安装暖气。然而,在去年9月28日,他们大院的这栋筒子楼被列入棚户区零星片,启动房屋征收。按规定可以退会暖气安装费,但当初的供热公司合并了,居民们的供暖安装费退费成了问题。作为棚户区改造居民监督委员会成员的郑继红再次出马,先后去了10多次供热公司,后来在街道办事处的协调下,邻居们顺利拿到五六千元的供暖安装退费。
老楼长天天来“上班” “我原先的筒子楼住房31平方米,拿到84万元补偿款,添了1万元钱,在西吴路买了一套72平方米的二手房。”郑继红搬家到西吴路居住,但她心里还是惦记着延安路33号的老楼院邻居,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回到老楼院“报到”。“我们九姐妹舞蹈队过两天有演出,到时候你一定得来啊。”郑继红回到大院看望还住在这里的邻居时,遇上一名社区舞蹈队的邻居,这名邻居提醒她去看演出,郑继红乐呵呵地答应下来。“你看,还是老邻居想着我。”郑继红美滋滋地说,她现在虽然住上了大房子,居住条件好了,但心里还是想着原先的老邻居。剩下没有改造的四五栋居民楼还有100多户居民,在没有选出新楼长之前,她这个老楼长就要天天回来“上班”。
巡逻帮老邻居“看家” 和郑继红一样,延安路33号大院搬迁的老邻居不少都“想家”。65岁的王国英搬家去了百惠商厦附近居住,也是每天回来。王国英告诉记者,他们这栋改造的筒子楼是粉末冶金厂的职工宿舍,1978年搬进来,总共有35户居民,大家既是邻居又是同事,相互之间关系非常好,邻居之间称呼孩子都是叫小名,每个孩子的生日邻居们都知道。即便后来有不少邻居将房子租出去,自己搬到别处住,也经常回来找老邻居串门聊天。王国英和8名搬迁的老邻居与楼长郑继红成立了治安小组,每天轮班回老楼院巡逻,帮老邻居们看家。(记者 赵健鹏 通讯员 安迪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