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5月18日讯(记者 景毅) 由于来青借读时降了一级,导致学籍无法顺利从临沂老家转到就读小学,马上面临小升初的艳艳恐将面临在青岛无学可上的窘境。5月18日,艳艳的家长李先生向本报新闻帮反映了此事。
李先生介绍,女儿艳艳今年12岁,现就读于崂山区一所小学6年级。2014年5月,艳艳从老家临沂平邑铜石镇小学转到青岛这所小学借读,期间一直非常顺利,然而近日,马上面临小升初的艳艳却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学校近日组织小升初摸底,而艳艳学籍却转不到青岛来,被前来调研的初中招生老师告知,她可能无法升入该初中,需要回原籍上学。
李先生说,他来青岛已经十多年了,期间靠打工或者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全家人的户籍都还在平邑老家。起初崂山的小学接纳了艳艳,他和家人都觉得孩子很幸运,终于可以像本地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了,然而没想到,到升学关口,孩子似乎仍未摆脱回老家的命运。
说起孩子学籍问题,李先生连称家长没文化不了解政策,耽误了孩子。
原来,艳艳在来青上学前已经是5年级,艳艳的母亲觉得孩子学习不扎实,担心她跟不上青岛学校的学习程度,所以在转来青岛上学时就让艳艳降了一级,成了4年级。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相当严格,艳艳后来再想把学籍从老家转过来,却因为实际就读的年级数与学籍档案记录的年级数不符而受阻。艳艳只能作为没有本地学籍的借读生在青岛上学。
如今面临小升初,艳艳眼前的路似乎只有回原籍上学一条。“我们在老家没有什么亲人了,孩子如果回家的话就成了留守儿童了,她毕竟还小,还不能完全独立地上学生活。”李先生苦恼地说。
■回应 仅本地籍学生就已超额 18日下午,记者联系上艳艳所在小学直升的中学负责小升初工作的尹副校长。尹副校长表示,他们在前期调研中遇到了很多类似艳艳同学这样的情况。尹副校长表示,学籍管理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日趋完善和严格,全省每名学生都有一个统一编制的学籍编号,这个编号无论到哪个城市哪个学校都不会改变。而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学校要严格控制班额,学校在接收正常入学、转学、复学的学生后,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高中不超过50人。
尹副校长介绍,学校今年向上级教育部门上报的班额为40人6个班级,计划招生总数为240人,而即便按照省里规定的最高上限50人计算,今年学校的招生总额也不能超过300人。尹副校长说,此前学校只要有空余的名额,学生即便没有本地学籍也会尽量安排就读,不会让孩子没学上,但这几年符合条件的学生就已经超额。“就我们目前调研的情况看,直升我们学校的几个小学中,有本地户籍、本地学籍的学生人数就已经远超300人,本着符合规定优先录取的原则,那些没有本地学籍的外地学生恐怕就没法安排了。”
尹副校长建议,艳艳家长可以多问问稍微偏些的学校,看看他们有没有富余的名额。“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就近读书,但有些情况家长和孩子可能要辛苦一些,在父母工作的城市有学上总比回老家强。”如果实在没有青岛的中学有富余的名额,尹副校长建议艳艳家长可以考虑先让孩子回老家上学,然后一边上学一边寻找可能借读的中学,避免耽误学业。
18日下午,艳艳就读的小学把家长请到学校,为孩子升学商量解决办法。本报也将持续关注此事。
本报记者 景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