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布置会暨青岛市市南区数字化教学研究现场会在黄海饭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来青学习市南区的信息化教育。
市南区教体局副局长王红表示,近5年来市南区投入了1亿多元推进教育信息化,目前市南区已实现100%中小学无线网络覆盖、100%的学校建有自动录播教室、机器人活动教室、3D打印创新活动室、100%的中小学全面开展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研究。目前市南E课资源库区域自建资源部分,已完成区域层面主导的2000节名师精品课例及3500余节微课视频的录制。市南E课自上线以来,累计点击率达20多万人次,全区学生不出家门即可通过网络跟随区域名师随时随地随需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性。
市实验小学:
手环记录运动轨迹 在市实验小学操场上,四年级孩子们正在上一堂 “足球传接球”的体育课,每个学生的手腕上都有一个运动手环,可以随时将运动过程中的心率等信息传输到当堂体育课老师手腕上的一块显示屏上,在操场边上安置的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分别显示着每个学生的运动信息。
“大家现在做一下本堂课前的准备活动。”随着体育老师的指令,孩子们有的慢跑,有的拿起足球自由活动。大约十分钟后,电子屏幕上显示,孩子们的心率基本达到了要求,老师随即招呼孩子们集合。“你们现在基本已经活动开了,下面大家3人一组,自由结合,开始足球传接球的练习。”老师一边指导教学内容,一边随时利用手腕上的显示屏观察学生的运动量及身体反应等信息。市实验小学教师告诉记者,体育课教学中,运动手环、无线射频技术的运用堪称国内首创,较好地突破了信息技术与体育课之间的屏障,充分展示了技术带给课堂的惊喜。
嘉峪关学校:
扫二维码就能学单词 在嘉峪关学校,前来观摩的老师们被大门口的欢迎仪式吸引了,学生们都在课堂上正常上课,前来欢迎他们的是机器人方队。随着音乐,机器人跳起了欢快的 《小苹果》,来观摩的老师们纷纷拍照。在接下来的展示中,大家还看到嘉峪关学校自主研发的各种学习软件及其运用、学校运用数字技术开设的学校课程和班本课程、学校研发的数字网络平台及其应用、学校的智能图书馆等。信息化已经融入到了嘉峪关学校的方方面面,班本课程有海洋课题探究、激光测控、无人机航拍、AR演示、智能机器人、人脸识别、童年回眸、光阴故事、毕业纪念册等。其中“确词”社团的孩子们拿着平板电脑,对着走廊墙上的二维码“扫一扫”,认真地学习英语单词。
太平路小学:
pad课堂让学习个性化 在太平路小学,语文老师安婷展示了一堂 《水浒传——人物多面向群文阅读》课,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台pad,原本单纯的文字材料变成了能观看的精彩的短视频、人物画像等。对每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提前用pad搜索到了大量的资源,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的展示。有了信息化之后,学生们的学习更加个性化,通过网络搜索,学生随时进行相关资料查找,利于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特点。
记者 臧旭平 于顺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