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目前用得最多的还是简易的升降平移类车库。
青岛茂源集团智能停车有限公司的立体车库生产线。
青岛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缓解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并将开发建设智能停车系统,提高停车设施使用效率。记者日前采访获悉,目前,岛城部分重点商务区已经开始探索,试图通过增加车位、采用技术手段等来缓解停车难。而在智能立体车库建设方面,岛城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海岸目前已经形成了立体车库产业集群,保守估计,每年至少有3万个立体车位销往国内外其他城市。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岛城众多立体车库生产企业有望从智慧停车资本盛宴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现象
去商场停车如转迷宫 随着岛城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出门难停车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周末时段前往大型商超购物,找停车位更是麻烦。虽然部分大型商超配备有两到三层的地下车库,但停车并不方便。
根据市城乡建设委公布的今年停车场项目建设计划,仍将重点解决医院、老城区、商务区停车难。“要想破解商务区停车难问题,除了通过开发项目增加停车位供应外,只能通过智能化改造,对现有的停车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市城乡建设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避免出现隔壁的停车楼内车位空着,路面上却堵得满满当当。
目前,市南区远洋广场停车楼项目正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该项目位于远洋广场北侧地块,新增停车泊位400余个。据青岛远洋集团负责人介绍,作为香港中路沿线重要的商务区之一,远洋广场周边停车非常紧张,漳州二路、闽江二路道路及人行道上车满为患,人流和车流在漳州二路混行,带来诸多安全隐患,类似现象在附近的海丰路等道路上也十分突出。而新建停车楼将与现有地下停车库连通,可缓解周边停车难的问题。“如果周围地面的停车乱象不整顿,停车楼也很难发挥效用。”远洋集团有关工作人员说。
也有的新建商场在建设之初,就下大力气解决停车问题。今年4月底刚刚开门纳客的金狮广场,针对停车位难寻的问题,在B3至B2以及部分B1层设置全视频智能停车场,配备1930个智能停车位,实现全视频扫描入场,配有省内首个全导向泊车系统、智能反向寻车系统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预缴停车费系统。
■发展
智能停车将成为主流 在5月27日晚上播出的央视《新闻联播》中,一款智能停车机器人在节目中出现,车主只需要将车辆停放到停车场入口的一个平台上,之后机器人就会将车辆运走,2分钟左右就可将车辆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当用户需要取车时,通过手机APP点击操作,机器人在2分钟左右就会把车辆开到停车场门口。据说,这可以使传统停车场的车位利用效率提升40%以上,智能停车的效率之高让人叹为观止。
记者近日在位于西海岸的青岛茂源集团智能停车有限公司探访时,看到了跟节目中相似的智能停车过程。也就是说,类似的智能停车机器人,在青岛早已经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
“目前,我们已经自主研发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4.0版智能存取车机器人,运行更加平稳。”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勇介绍,与以前几代的版本相比,4.0版体积更小,今年已经通过验收投放市场,运行速度更快,存取车的效率更高。为了降低智能立体车库的成本,车库设计有专门的轨道,机器人存取车的过程沿着轨道运行。“如果是仅仅为了追求智能停车技术上的炫酷,打造智慧停车的概念,还可以让机器人在平面上运行。”刘志勇说,车主看到就仅仅是机器人在地上移动,后台操作等全靠无线控制。
在车辆识别方面,刘志勇介绍,目前已经应用的有车牌识别技术。今后还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搭配手机APP软件,车主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就能实现在立体车库里的自动存取车。随着车主需求的进一步提供,还能搭载人脸识别技术或者指纹识别技术。“在缴费方面,目前比较流行的形式,是打卡存取车并完成停车费的支付。”刘志勇介绍,智能化手机APP存取车、手机支付在技术上基本不是问题,关键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不过,由于智能立体车库在国内尚属于新兴产业,就目前国内的应用现状来说,他们主要还是考虑如何降低成本。
■现状
青岛造车库“墙外香” 日前,发改委再次下发《关于印发2016年停车场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各地鼓励应用集约化立体停车库并同步配建充电桩。业界普遍认为,国内立体车库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浪潮。
“从2008年左右开始,青岛就已经有了立体车库制造企业。”业内专家闫立睿介绍,相对于深圳、广州等地来说,青岛的立体车库产业起步比较晚,但近年来发展的势头较快,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据业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大约有400家企业拥有“制造许可证”,青岛的制造企业在50家左右,西海岸已经形成了产业集聚,其他的分布在城阳、莱西等地。
青岛茂源集团智能停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车明群透露,保守估计,目前全国每年立体车库的总产值大约在100亿左右,青岛本土制造企业占据了5亿元以上,80%的份额仍然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升降横移类立体车库。不过,与巨大的产能相比,青岛本地每年消化的立体车库却相当有限,并且主要是低端车库,智能立体停车位目前尚无成熟的案例。据粗略统计,青岛本地每年新增的立体车位不足1万个,产值约在1亿元左右。也就意味着,青岛每年至少有3万个立体车位销往了国内外其他城市。
“去年我们的总产值是3.2亿元,其中智能立体车库的销售额不足1亿元。”车明群介绍,随着各大城市开始陆续筹建智能立体车库,今年销售额有望提升至两亿元,立体智能车库将成为主打产品。同时,国外市场的销量也有望进一步增长。“去年国外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8000万元,出口国家超过40个。”车明群说,仅出口额就超过了在青岛本地的销量。
闫立睿说,一个升降平移类的立体停车位,目前平均只需1万多元,而要想建成采用智能机器人存取车的智能化立体停车库,每个车位的建设成本可能在5万元到8万元左右。
■展望
智能停车开启万亿盛宴 智能立体停车设备行业将是今后市场上新出现的一个资本蓝海。”业内专家闫立睿认为,今年停车场建设第一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这是有史以来国家层面对停车场建设最为重视的时间段。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为1:0.8,中小城市仅为1:0.5,而发达国家平均达到1:1.3,停车缺口巨大。智能立体停车库作为一种更高效、更集约的停车方式,将成为大城市今后首推的停车难解决方式。
安信证券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近1.5亿辆,以车主一年3000元的综合停车花费测算,仅停车收费的静态市场空间达到约5000亿元,与智慧停车相关的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别。而青岛市也早有企业已经瞄准了停车场建设的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青岛华通集团日前已经被市政府批准发行25亿元额度的停车专项债券,率先进入停车行业,力争成为未来青岛停车项目的主导者和技术标准的建设者,并且年内要建设2~5个智能化立体停车场。
刘志勇介绍,经过前两年的行业洗牌,不少靠打“价格战”来青抢占市场的制造企业已经被市场淘汰,全行业进入了拼技术的时代,这就需要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为了保持在技术方面的优势,近两年我们每年都投入2000多万元的研发成本。”刘志勇说,这不是小企业能够承受的。
“青岛在智能停车设备制造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技术优势。”青岛茂源集团智能停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车明群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先后参与了立体车库多项国标的制定,包括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生产与制造国标、机械停车设备安装与维护国标、机械式停车设备操作与使用规范国标等。今后还可能采取“设备制造+后端运营”的新运营模式,主动地切入停车场建设,推动立体车库的发展。车明群认为,随着国家及地方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在五六年之内,青岛有望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智能停车设备产业聚集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