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眼中的致富:经除了资金农村还缺什么

2016-06-03 13:4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岚桑村第一书记刘志峰(左)与瓜农在大棚内看甜瓜长势。



  农村扶贫,当然需要资金。那么除了“输血”供应之外,还需要什么呢?青岛市区来到莱西市马连庄镇岚桑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刘志峰也有话说。

  缺人气。很多年轻人在外打工,村里除了老就是小。“有时候我都在想,我修的路到底有没有用?”刘志峰说,农村空心化确实是比较严峻的一个问题。家里走出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回来的,在外面打工稍微有点成就的,也待在外面不想回来。

  回来干啥?接着“烤”甜瓜吗?一个“烤”字足以见得其艰辛。低矮的竹棚里,夏天高温高热不透风,外面30℃,里面超过40℃,这还勉强可以接受。冬天外面零下10℃,里面还是30℃的高温,进去出来将近40℃的温差。 

  集中采摘季,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摘,头上戴着矿灯,一直忙活到凌晨一两点钟,摘出来直接送到批发市场去。苦一点也就罢了,长期在高温高湿的大棚里弓着腰、半蹲着干活,很多人都得了关节炎、风湿病等。一个农户曾经告诉刘志峰,烤甜瓜是前十年挣钱,中间十年进出持平,后面十年主要用于看病。

  在马连庄的不少地方,烤甜瓜是支柱产业,虽然很辛苦,但是只要能干活,一家种个两三亩大棚,也能挣个五六万元。“肯定要进行转型”,刘志峰的看法是,持续地在土壤里种植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营养失衡、也会带来病虫害。另外,低矮的大棚也不适合搞观光和采摘游,不利于农民的进出和劳作。

  争取来的资金,修了路,打了井,通了电。按照刘志峰的规划,下一步应该加大对钢构大棚建设,引入先进技术,进行无土栽培等操作。并通过合作社的形式,统一对外报价,防止附近村民相互压价,辛苦的血汗钱白白扔掉。

  当地人都很善良,很热情,也很能干活。但是还有个别村民存在着集体意识淡薄的问题,比如说政府掏钱净化乡村,每个村都有专门的环卫工,也设立了垃圾桶。“大家扔垃圾的时候,都想离得家越近越好,可是把垃圾桶放在谁家门口都不行,一个垃圾桶经常被推来推去,生了不少闲气”。

  再比如,为村里修路,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因为有的树木会碍事,要杀树就有人漫天要价。有的村民6棵树要价6000元,就因为这个事三番五次做工作做不通,六棵树几天没杀完,刘志峰说,这些树找来伐木工,用来抵人家的工钱,村民都不乐意,这么漫天要价,想起来确实很生气。他的总结是,“农村的事,急不得”。

  确实也有很多事让他感动。比如说,村里要把几个破房子扒掉,就是几个村委成员动手干的。没有工钱,义务劳动,村里的几个老党员虽然年纪大了,也坐在旁边的马扎上看着,给他们加油。村子里虽然穷了些,但是也因此没有啥利益争斗,村委成员都能往一个方向使劲,比较团结。

  来了村里马上就一年了,刘志峰常常好几个星期不回家,研究怎么修路、怎么致富,怎么给老人们查体,找公益爱心组织助残扶弱。他说,自己慢慢对村里的事了解了,也和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到了该离开、返回的时刻。“我把基础差不多打好了,等着新的第一书记到任,光熟悉情况又得几个月”,刘志峰略带伤感、略带担忧地说,自己会一直牵挂、帮助这个村,同时又重复了一遍:“农村的事得慢慢来,急不得。”

  贫困户眼中的扶贫计

  因老致穷

  该怎么解决


  青岛毕竟不像西部的一些偏远地区,很少有极端贫困的情况。从我们走访的几个村来看,基本上大家都能吃得上饭。贫困的原因大致有几个:因老、因病、因残或者因为孩子上学,或者是这几个原因的叠加。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家庭除了靠爱心捐助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出路,而且很容易陷入一代穷、数代穷的恶性循环怪圈。

  岚桑村的左守志就是个因贫、因老致穷的典型。57岁的左守志从2012年老伴患上脑血栓之后,他的日子就难熬了很多。以前种着不到二亩地,老伴儿有病之后,也没大有心思去照料了,别人种二亩甜瓜能挣个三万五万元,他照料得不好,只能挣一半的钱。今年身体不中用了,就种上玉米、花生,收入也就少了很多。

  和不少贫困村一样,岚桑村的村集体也没有什么收入。由于田地有限,新生儿没有土地可分,村里一年给600元的补贴,其中200元还要打白条。

  探访中发现,尽管农民都与新农合医疗作为保障,但是保障外的部分,村民们仍然负担不起。以后能否在村民中多推广一些健康险、医疗险呢?也许随着认知的进步,农村的保险会有很大的市场。 本版文/本报记者 郝园园 姜振海 实习生 王媛 图/本报记者 王滨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第一书记 资金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