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贫困户还有优先入股权

2016-06-14 11:0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徐丛杰对于自己的1.2亩蔬菜大棚非常满意。 刘玉海现在每月的收入有3000元。



  

已经建成的100亩蔬菜大棚。



  为什么不把钱直接给贫困户?政府的贷款村里帮忙理财,全村都是徐从杰的担保人,如果本金还不上,将要从整个合作社里扣,如此村民也会多多帮衬、督促他。     ——大场镇南辛庄村会计

  在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勤劳耕作是最简单的致富之道,但仅靠土里刨食的收入脆弱且微薄,容不得一点懈怠和懒散。走访西海岸新区的贫困村,村里的贫困户很多都是单身汉,日复一日的孤独与疏离,他们变得消沉、颓废,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单身汉走上致富之路,也就成了精准扶贫中的重要课题。

  ■盘活土地资源

  空房变旅馆还能收租金


  海青镇刘黄崖村村民刘玉海正守着一块十米见方的空场,面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麦穗已经发黄,一阵风吹来能闻到沁人的麦香,成熟的季节快到了。

  等小麦收割,面前的这块空场会扩大规模,根据规划这里将要变成一个遍植绿茶的农业产业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月前,刘玉海被聘来“看园”,发到手里的3000元工资是他这辈子拿过最沉的一沓钱。刘玉海今年56岁,矮小、瘦弱、内向,说起话来不敢抬头瞅人,一双手绞着不知道往哪里放。他是村里的单身汉,住着祖上留下来的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老屋,唯一的财产就是一亩口粮田,收入少得可怜。

  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从未想过离家打工,“就我一个人,有啥拼头?”和刘玉海一起“看园”的村民刘洪臻却是“想走走不了”,他的妻子患精神一级残疾,不能离人。可妻子每个月的药钱最低得三四百元,儿子正在读大学,每年差不多两万元的花费,单靠家里的三亩地根本无法负担起昂贵的医药费和学费开支。

  几年前刘洪臻学着跟村里致富的人养猪,本钱不够只能先买上两头小猪仔,养殖不成规模加上不懂技术,看着人家每年十几万元地赚,他算了算自己刨除成本没多少赚头。

  直到村里搞起了生态旅游,将村里的土地、房屋重新规划,作为贫困户,他们的土地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率先流转出去。

  考虑到刘玉海和刘洪臻的实际情况,村干部给他俩安排了一份好活计。因为前期建设工地上不能离人,一些施工工具还需要有人看守,村里出钱在地头上盖了个简单的小房子,刘玉海每天守24个小时,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刘洪臻因为夜间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只守白天,一个月拿2000元工资。

  不仅他俩,整个刘黄崖村的村民都尝到了甜头。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农业生态园的前期建设吸收了大批劳动力,等农业生态园建起来以后他们可以变成产业工人,每天拿工资。

  “上个月的工资已经发到手了”,从来没有过积蓄的刘玉海笑红了脸。他的“古董”房子也得到了修缮,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不只是刘玉海的房子,全村的房子都要变样了。考虑到村里的闲置房很多以及未来发展生态旅游的规划,“第一书记”孙瑞亮介绍说,要把村子建设成乡村旅馆,“不扒不拆,只是政府统一出钱统一布置。房子还是老百姓的,想自己做农家乐的可以自己管理,如果不想费那个心思也可以将房子租出去由承包公司统一管理,我们要留得住乡愁。”他觉得盘活了资源,土地就能活起来。

  刘洪臻也准备把自己家里闲置的两间屋子拿出来,“交给上面统一管理,我收租金”。政府还帮他的儿子申请了国家大学生助学贷款,“财政赤字”越来越少,刘洪臻晚上可以睡个安心觉了。

  ■一个都不能少

  贫困户有优先入股权


  大场镇南辛庄村民徐从杰站在自己一亩二分多地的草莓大棚前,米黄色厚棉布衬衫束进裤子里,腰间别着智能手机,俨然一个大老板的样子。

  去年十月之前,他是村里省定贫困户。由于轻度的精神残疾,徐从杰没能娶上媳妇,唯一的弟弟离家多年,几年前父母去世后,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

  生活没了奔头,种田、打工全看心情。麦种撒下去,等到来年夏天,雇台机器也就收了。种下花生,有时荒草长得比豆苗还高,“反正一年赚不了几个钱”。

  村里不是没有致富的机会。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南辛庄就有村民种起了草莓,这两年慕名过来采摘的游客还真不少。不过种草莓费力气,浇灌要从远处运水,每年盖棚、掀棚更是费工夫,而且由于种植不成规模,销售渠道也不稳定,因此很多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在土里刨食,村子成了贫困村。

  去年6月,“第一书记”来了,经过走访分析,利用本地优势,将原来村子里各家各户分散的草莓大棚拆掉,新建起草莓产业园,三十几座近三米高的草莓大棚比邻而建,引水渠的水就从棚前流过。整个村子成了一个草莓种植企业,家家户户都可以入股,每个村民都是股东。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草莓专业合作社运动中,像徐从杰这样的贫困户没有被撇下,而是成了重点帮扶对象,拥有优先入股权。

  盖草莓大棚需要钱,可徐从杰的裤兜比脸还干净。没钱怎么办?政府就帮着贷款。通过招商引资,镇政府和胶南海汇村镇银行合作实施“红果果成长计划”,为每个贫困户提供4万元贷款,利息政府还,徐从杰需要在第一年还一万元本金,剩下的3年内自由还清。

  一个人过惯了,徐从杰压根儿不会管理资金。于是四万元启动资金由政府帮着管理,建大棚花了一万二,买草莓苗、化肥、农药、雇工的钱提前写申请,审核通过后批准领款。

  今年三月份,草莓熟了,徐从杰又开始每天五点起床了。可喜的是,满地的“丰香”、“麦香莎”个个饱满、香甜多汁,一点儿不比别家的差。

  闻着草莓香,进村采摘的游客们来了,徐从杰拿着村里统一制作的门票守在草莓大棚门口,“每人50元,想吃多少吃多少,管够”,如今的他真的是一个老板了。

  整个采摘季,游客采摘的草莓数量占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剩下个头小点的草莓,进村的收购商统一收走,整个销售过程都不需要徐从杰费心。

  单一个收获季就让徐从杰成了万元户,刨去还给政府的1万元,手里还有一两万元的富余,他给自己买了手机,别在腰上,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单身汉致富路

  不仅拔穷根还要拔懒根


  记者走过的两个村,采访的三个贫困户里就有两个这样的单身汉。有人说孤单久了,人就容易变得消沉,对这些单身汉而言,他们似乎失去了奋斗的动机。到底应该如何帮助他们?采访中一位乡镇官员提到“扶贫先扶志”,对于徐从杰来说,没把他刨除在草莓合作社之外,给了他一份事业,或许已经把他的“志”给扶起来了。

  但仅仅做到这样还不够。采访时咨询跟随的村会计为什么不把钱直接给贫困户?会计告诉记者,像徐从杰这样的单身汉散漫惯了,如果把钱直接给他,没有节制的他们任性地把钱花完了怎么办。“不仅要拔穷根还要拔懒根”,因此他们想出了资金代管理的办法。政府的贷款村里帮忙理财,全村都是徐从杰的担保人,如果本金还不上,将要从整个合作社里扣,如此村民也会多多帮衬、督促他。另外,徐从杰草莓园生产所需要的每一笔费用需要申请,也避免了资金的滥申、滥用。

  或许是受到贷款的压力,抑或是感知到来自外界帮助的温暖,有了事业的徐从杰变勤快了,“身上背着债哩”。

  去年十月份,第一茬草莓苗种了下去,他每天五点起床,跟雇来的三四个短工一起忙到太阳落山。

  为了不让土地闲着,刚收完草莓,徐从杰又跟村民们一起在大棚里种上了芸豆,放眼望去,满棚绿油油的芸豆架似乎望不到头。徐从杰每天都会来棚里逛上几圈,从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到这头,翻翻叶子、浇浇水,眼看着满架的芸豆一天天变大。

  “你看,就快熟了,又能收入万把块钱吧”,徐从杰准备给自己添台冰箱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草莓合作社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村民们又过起了守望相助的日子,因为每家每户的利益休戚相关。南辛庄村对贫困户的扶助方式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可复制的样本。

  文/本报记者 葛欣鹏 李杨图/本报记者 高绪亮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精准扶贫 贫困户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