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义一直珍藏着淮海战役纪念奖章。
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入伍参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抢着为战友背行李;从济南战役,到淮海战役,他随军一路南下,亲眼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平年代,他又积极投身到地方的建设中来……这就是87岁的刘浩义,一位在浴血烽火中入党,奋战在革命一线的老兵。7月6日,记者走近刘浩义,听他讲述了浴血奋战的抗战故事。
1929年,刘浩义出生在山东招远的一个小村庄,家中兄弟三人,排行老二。因为家贫,年少的大哥远闯关东,随后参军抗日。1946年,正好县里征兵,17岁的刘浩义决定参军。但因为营养不足,个头不够,刘浩义没能入伍,这让他很受打击。第二年,县里又继续征兵,已经明显长高的刘浩义如愿参军入伍。
“我们主要在胶东一带活动。就在这一年,在莱西水集,与国民党相遇。”刘浩义回忆说,当时他们一共三十几个人,被包围在水沟头一带。身边传来的枪声、炮声,在傍晚那片秋天的高粱地里格外清晰。身边战友的倒下,让他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
时隔几年后,刘浩义辗转联系到了当年的老战友常宝升——他在战斗中右眼受过伤,导致失明。两人相见,分外感慨。
因为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同年,刘浩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大小小的伤太多了,根本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受的伤。”在刘浩义的左胸至今还留着一个大大的弹痕。
“抗美援朝的时候,我还写了申请书请求参加战役呢。”刘浩义告诉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浩义来到青岛,又积极投身到地方的建设中来。在一次防空洞的建设中,老人的一只眼睛被石块击中,住院数月,但视力却一直没有好转。
如今,刘浩义的家中依然珍藏着一枚奖章。“这是我参加淮海战役的时候发的纪念章。”刘浩义小心翼翼地打开包着的红布,将奖章展示给记者。“能活到今天,值了。”看到这枚奖章,刘浩义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战友间生死相依的年代。
文/图 本报记者 曹现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