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民间法显研究第一人“东夷” 1990年,一次偶然机会,当时的青岛小伙张梁接触到了“法显文化”,并且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追踪法显”,到现在已经专职追踪26年了。他曾到各地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查询并收集相关法显资料。
“1990年2月20日,我骑上自行车从青岛崂山出发,希望进行一次西部之旅。”张梁告诉记者,在敦煌,他偶得一书《古西行记》,书里讲述了一人,名法显,走入另一个文明古国,带回经典,让人眼界大开,更让他兴奋的是,法显归国登陆是在他的家乡崂山。
研究法显,成为张梁一生的追求。当年回到青岛后,他辞去了工作,专心开始研究法显文化。因为有关法显的史料极少,张梁就四处查阅史料,探寻法显在青岛留下的印迹。在他的影响下,青岛越来越多的民间文化学者、大学退休教授,开始对法显文化产生了兴趣,并不断有人加入发掘法显文化、传播法显文化的队伍。不久,法显文化三人行和法显研究会等民间组织相继成立。张梁给自己起了一个历史厚重感很强的笔名“东夷”。在青岛法显学术界,提起“东夷”,许多人都被他研究法显文化的精神所感动。
崂山潮海院记录法显故事 位于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栲栳岛南岸的潮海院,是一处印记着法显足迹的地方,众多研究法显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这里就是法显登陆青岛、并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地点。在朱艳以及青岛民间法显文化追随者的引路下,记者来到潮海院。这里南面临海,其余三面环山,空气清新,潮海院内的千年古树、古井,也记录着法显曾经与青岛不解的缘分。
潮海院内立有法显的生平简介:法显,俗家姓龚,今山西人,著名旅行家、翻译家、高僧,中国第一位到外国取经的人,比唐朝玄奘早了200年。法显和尚3岁童真出家,20岁受具足戒,是个严守戒律,笃志修行的人。
根据朱艳讲述,公元399年,法显已年过六旬,他和同伴一行人从长安出发,经甘肃张掖、敦煌、阳关、白龙堆大沙漠、新疆楼兰、吐鲁番、于阗、叶城,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北印度,然后途经克什米尔、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原北印度和西印度地区,进入佛教发源地中印度,一路走,一路学,最后进入南印度,包括现在的岛国斯里兰卡。大约413年前后,法显满载佛教经文,从海路回国,海中突遇暴风,漂泊到今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一番休整之后,再次启航,当年8月26日,法显一行到达崂山沿海。
“可惜在文革中,潮海院塑像被毁,寺庙被拆。后来经修复的潮海院辟为海军招待所,由湛山寺方丈明哲题写的院名‘潮海院’三个大字,正殿廊道里挂着高僧法显的画像、法显西行路线图和潮海院简介。院内现存6株银杏树中,有4株经鉴定树龄在1000多年。”岛城民间法显研究第一人张梁给青岛早报记者介绍潮海院的历史变迁,唐代时潮海院被毁,宋代重建,明万历年间重修,1939年时,房屋完好,有僧人20余人,住持为海静和尚。至解放初期,只剩下住持海静和徒弟二人住在寺中,1955年前后,海静和徒弟相继圆寂,土地和房屋归栲栳岛村所有,房屋用于村办小学和农技学校,后因国防需要,划归栲栳岛驻军。
《佛国记》打开30多国交流之门 “国内有学者认为,法显登陆青岛只是一件偶然事件,可能没有在崂山长住,而是稍作休整后直接南下到了当时东晋都城南京。”朱艳说,但她对这个观点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她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法显在这里登陆,之后也是在潮海院里讲经,潮海院原名叫石佛寺,由东晋太守所建,可能就是为法显而建的,法显在这里完成了闻名于世的《佛国记》,打开了中国与海外30多个国家文化交流的大门。
对朱艳的说法,中国作协会员、青岛城阳区作协主席马立宪也有印证,他说,东晋时期的不其城(城阳)为长广郡的郡治,笃信佛教的太守李嶷听说法显是到西方求经的名僧,就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法显在这里逗留了一段时期,翻译了部分佛经,并在靠岸登陆处创建了石佛寺,从此,佛教在崂山地区声望大震。
林玉海也认为,法显当年在青岛登陆后,不可能立即返回当时的都城南京,极有可能在崂山停留休整。因为在1600年前的东晋,佛教信仰比较盛行,法显在青岛寻得一处静地讲经,翻译佛经是非常有可能的。而著名的《佛国记》初稿,也有可能就是在青岛完成的。
以青岛为起源的“法显文化” 马立宪介绍,古代中国有三位著名求法者:法显、玄奘和义净,法显陆路去,海路还;玄奘陆去陆还;义净则海去海还。只有法显的足迹早早地在地球上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圆圈”。按其历史影响,可称为“法显文化圈”,法显事迹选入印度中小学课本已有多年。
打开地图,沿着法显行进的足迹看,更能说明1600多年前的 “法显之旅”,恰好沿着“一带一路”贯穿中亚、南亚、东南亚,逆时针划了一个“C”字形的圈,起点和终点,正是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的起点西安与青岛。青岛因此也成了法显求经途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法显是在回国后因《佛国记》成名,所以“法显文化”应该起源于青岛。
“法显一生唯一的杰作是 《佛国记》,该书又名《法显传》或《历游天竺记传》,作为世界经典佛学名著,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版本,为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为推动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朱艳说,1000年后《佛国记》又成为郑和下西洋的指路明灯,对中国的航海、海洋文化、商务贸易、对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外国学者也认为,法显是一个拥有伟大信念的人,他为求得佛法原典,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艰苦的旅程,也成为青岛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
下篇预告 在大珠山的巨石上,1000多年前古人留下的众多石窟佛洞,让人叹为观止。通过青岛文物专家的数次现场调查发现,这些被称为“石屋子”的石窟佛洞,不仅有着较高的石刻艺术价值,更多的文化遗存,还对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重要研究作用,成为记录历史的直接证据。当时光倒流,回到那个太平盛世——唐朝,透过一个个中外历史人物,仿佛在繁华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看见了青岛的身影。4月中旬,当记者和考古队沿着历史留下的印迹,透过大珠山港湾和隋唐时期众多佛像石窟遗迹,一幅1000多年前青岛古海上丝绸之路图画在我们眼前“复活”。而一个个沿海而生的“石屋子”历史文化,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国内外历史研究者和游客前来观赏。请继续关注青岛市文广新局、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青岛早报联合推出的“青岛海上丝绸之路考古行”第四篇——“大珠山巨石留下神秘‘石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