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的中伏天来了!坚持这样做能除这些病根儿

2016-07-27 15:59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今天是7月27日,中伏第一天!

  中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二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比如今年……

  由于空气湿度大,白天多数时间体感温度将达到40℃以上!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

  今年的7月27日至8月5日为中伏。专家:高温天要当心热射病。热射病属重度中暑,死亡率50%。提醒: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易引起中暑,应多饮水,吃些防中暑的药物和食物,避免中午外出等。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伏天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你知道吗?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觉得天气热,爱吃冷饮,又不加节制,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胃寒,生出了胃病!所以,这些人夏天一过,总是胃痛、消化不好,还找不到原因,其实这就是三伏天落下的病根儿!值得注意的是:中伏也是人最易生病、最易除病的20天。

  初伏: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此时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养生做准备。

  末伏:躲老虎

  此时已经入秋,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最易伤心,这个时候进补没有好处。所以养生要点是:躲。不要大量吃肉食,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中伏:除病根

  中伏和头伏、末伏不一样,40天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

  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得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人体健康就滑向了疾病那一端。

  三伏天,在中医学看来,这也是冬病夏治的上佳时机。“冬病夏治”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季机体阳气充沛之时,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防病于未然,三伏天治疗效果更佳。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冬病夏治事半功倍,千万别错过。

  三伏天阳气最旺,“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从中医系统论来讲,自然界和人体是一个整体。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刻,这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冬病’的最佳时期。倘若在夏季阳气最旺的三伏天进行治疗,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肺病科主任周兆山介绍说。“冬病夏治”疗法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对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虚寒类疾病(冬病),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内服中药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夏治)。

  一般来说,凡是在秋冬季或春初气候较寒冷的季节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均可以进行“冬病夏治”,但效果最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以及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此外还可应用于其它系统的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冻疮及颈腰椎病变等,只要中医辨证属虚寒均可进行“冬病夏治”。

  三伏天贴“三伏贴”“绿色疗法”备受推崇

  近年来,三伏期间来医院贴敷的市民不断增加,这种方法通过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治病的目的。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它方便、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每年来贴敷的患者络绎不绝,门诊场面火爆。

  



  “贴敷在三伏天进行,原则上要连续贴敷三年。”周兆山主任说道。他也提醒广大市民,市民在贴敷前需由医生做出精确的诊断,才能确定是否可以进行贴敷。冬病夏治对于阴虚火旺、两岁以下儿童、孕妇应慎用。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以及对贴敷胶布过敏者,都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的贴敷治疗。

  针灸科戚其华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冬病夏治”贴敷过程中市民应注意以下问题。从饮食来说,贴敷当天的饮食宜清淡,慎用辛燥、寒凉、肥甘滋腻之品。从衣着来说,要穿戴宽松舒适的衣物。从运动来说,要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还要防止药物移动脱落影响疗效。此外,药饼贴好以后要避免过冷或过热,不要出汗或去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出汗会导致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如背部有红、肿、刺、痒等症状,或背部贴药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疱,属药物贴敷后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但应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必要时来医院门诊随诊。

  “冬病夏治”适用病症

  1、“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2、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之类的关节疼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肢体麻木,往往天气寒冷时发作,天热时症状消失。

  3、耳鼻喉科疾病:慢性鼻炎(过敏性)、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过敏性)、体虚鼻炎发作者。

  4、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虚寒型者)。

  5、妇科疾病:女性经期腰腹寒冷、痛经、月经不调。

  6、心内科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心系疾病。

  在中伏到末伏之间,气温将到达一年的最高点。今日,我们推荐一款消暑四豆汤它气味香润清甜,具有消热解暑、生津益气的功效,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

  赤小豆、扁豆、绿豆、黑豆各30克

  甘草6克

  食盐或冰糖红糖适量

  步骤

  各豆和甘草浸泡,并洗净。

  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或红糖即可(亦可淡服)。

  此量可供3—4人食用,亦可贮藏冰箱作冷饮。

  中医认为“夏日食豆胜食肉”,因为禽畜肉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等,豆类都有,且为植物蛋白质、植物脂肪,且比起禽畜肉类还多了植物纤维,同时还易于人体吸收。

  而甘草乃有调和百药之功,合而为汤,则消暑而不寒凉,利水而不伤骨。

  中伏到,这几类人千万注意防晒    

  1、皮肤白皙的人

  皮肤越白嫩的人越要格外注意防晒。这是因为肤色浅的人对光比较敏感,更容易晒伤,这也是黄种人罹患皮肤癌几率较白种人略少的因素之一。

  2、儿童青少年

  儿童期是对紫外线最敏感的时期,因为孩子的皮肤、眼睛组织都比较脆弱,再加之他们户外活动较多,一年之中暴露于阳光下的时间是成年人的两倍以上,所以更要做好防晒工作。

  3、容易晒红的人

  如果你发现自己一旦暴露在阳光下,就容易出现脱皮、红肿、起水泡等问题,说明你可能对光敏感,需要加强防晒。

  4、戴隐形眼镜的人

  从疾病角度来讲,患有痤疮、皮炎、角膜炎、戴隐形眼镜的人,都要格外注意防晒。

  5、服用降压药的人

  欧美研究报告发现,服用抗生素、利尿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口服避孕药、降压药等,也会让皮肤对光较敏感。

  6、户外工作者

  长时间待在室外的人群,如交通警察、建筑工人、电焊工人、农民或驾驶员等,受到紫外线的侵害自然更多。尤其是待在高山、海底、水面、沙滩、混凝土建筑物或雪地等处,容易受到反射紫外线的侵袭,要特别注意。

  推荐饮食搭配

  豆腐+花生仁

  修复胃黏膜,健康好基础!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他的胃肠功能会下降,如果再不去锻炼,这个胃肠功能会越来越衰退,营养物质的吸收,就越来越不好了。

  豆腐和花生仁,修复胃黏膜的作用更强。有很多人就觉得这俩东西不好消化,油脂也那么多,怎么养胃?

  其实豆腐本身就有一定的养胃作用,新鲜的生花生,也是非常养胃的,而且对胃黏膜的保护很强,胃的慢性的炎症,溃疡,都可以嚼着吃生花生来缓解。

  有一些验方,把它俩加在一起吃,养胃的效果更好。北京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张晔说。

  做法:

  煮花生,不要去炒,炒花生养胃的作用弱一些。把花生打成浆或者是水煮,它的养胃作用更强一些。

  西洋参+木瓜:

  补气不上火,精神更胜一步!


  很多人奇怪这两个东西怎么配到一起,西洋参是夏天最适合吃的参,但是考虑到还是有点凉性,对已一些肠胃极度脆弱的老人老说,加点木瓜对胃黏膜有非常好的一个养护作用,这样两者可以相互平衡。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即便有阴虚、口干口渴的问题,西洋参也照样适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吃法:

  可以把用西洋参煮水,煮出来的水煮粥,煮木瓜都可以,做在菜里也可以。

  水果入菜很多,很多广东人都喜欢用木瓜煲汤,一般选择小排,用一些腔骨也可以,放上一点西洋参,放上一点陈皮,既可以解腻又可以调味,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助消化和补气的作用。

  红薯

  抑制胆固醇,趁暑化湿冬季轻松!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

  夏季吃红薯有防治便秘及舒经通络的作用,《本草求原》中记载了红薯有“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淤脏毒,舒筋络,止血热渴”等功效,特别提出“产妇最宜”。

  红薯是“高钾低钠”食物。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红薯等富钾食物可将中风的风险降低20%。

  日本东京大学对130种食物抑制胆固醇的功效进行研究,发现红薯的作用是其他食物的10倍。冬季有湿气、心血管问题的,夏天吃点红薯,对人体血管有好处,还能去除淤毒、湿毒,又安全又好。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中伏 除病根儿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