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的姚村灯光市场,村民和收购商正在交易。齐鲁晚报记者张晓科摄
每年进入8月,位于曲阜西北部的姚村镇便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作为蛐蛐主产地,姚村的灯光市场闻名全国,每年都有数百计的收购商会集于此。据初步统计,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在此交易蛐蛐的金额高达千万元。蛐蛐带来的丰厚利润,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捉蛐蛐的大军之中,也催生了蛐蛐经纪人这一新兴职业。
齐鲁晚报 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刘中善
千米灯光市场 交易热闹如庙会 16日晚上9点,一场急雨过后,位于曲阜西北部姚村府前大街的千米路面上灯光闪烁,一张张方桌整齐地分布在道路两侧,好似要开始一场隆重的演出。伴随着一阵阵的发动机声,悬挂着各地牌照的轿车陆续驶来,操着不同方言的人们从车内走下。50岁的天津人刘建刚在一张长条桌前坐定,不慌不忙地把一个安装了三脚架的探照灯固定在桌面上,之后一支细长的竹签衔在嘴上,悠闲地玩起手机。
在村民们口中,刘建刚这些外地人被称为“虫老板”,每年进入八月份后,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个偏远小镇,多达数百人。“20年了,每年入秋前后都会到这里住上一个多月。”多年在蛐蛐行当闯荡的刘建刚认为,姚村蛐蛐皮厚、好斗、耐力强,在全国品质上佳,“说起姚村的灯光市场,玩蛐蛐的人哪有不知道的?”
一个普通的小镇如何成了蛐蛐的交易“圣地”?多年从事蛐蛐交易的姚村人李之湖认为,这都是姚村特有的水土造就的,“姚村地势平坦多良田,雨水适中,自古以来村民有麦收后种玉米的习惯,这为蛐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晚上10点半,灯光市场千余张方桌上,早已坐满了蛐蛐收购商,大量头戴探照灯、身穿长裤长褂,手提方形竹篮的村民不断向此会聚,灯光市场真正忙碌起来。身穿一件红色外套的孔德贵背着一个单肩包,笑眯眯地走到一张方桌前,“正宗的大白牙,出个价?”说话间,孔德贵将一个圆形白色瓷罐递上去。“2000块。”操着东北口音的收购商打开瓷罐上方的铁盖看了一眼,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老孔点过头后,20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递到他面前。
晚上11点,灯光市场仍是一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近10米宽的路面变得有些拥挤。交易之余,一些让人心动的消息也在人们口中传播开来。“前两天,一只‘青翅’卖出了3万的高价。”一位头发花白的村民被五六个人围在中间,人群中不断发出感叹声。
在灯光下辨别蛐蛐的品质优劣。本报记者张晓科摄
捉虫练绝技 闻声30米定方位 “蛐蛐又叫百日虫,普通虫能活八九十天,但咱的蛐蛐能活过110天。”生长周期和寿命决定了蛐蛐的品质,这也是为何姚村蛐蛐闻名全国的原因。如何辨别一只蛐蛐的品质优劣呢?具有多年经验的村民贾海龙说,首先要选择两条尾巴的,“两条尾巴的是公的,三条尾巴的是雌的,公蛐蛐好斗。”根据身体颜色,蛐蛐又被分成紫、黄、青三大类,据此又被细分为紫黄、淡紫等多个小类。除颜色外,蛐蛐的体形和獠牙也是两大辨别标准,“头大、獠牙宽大,身形和大腿粗壮的一般为上品。”
“逮蛐蛐的学问大着呢,一听二看三动手,都是学问。”李之湖告诉记者,玉米地是蛐蛐的集中地,捉蛐蛐的人必须要轻手轻脚,一般要先蹲在地头听。“耳力非常重要,能从十几种叫声中辨别出蛐蛐的优劣就算出师了。”李之湖神秘地说,“好蛐蛐不喜叫,一般一天就发几声。”经过多年的练习,李之湖能够听到30米,“30米内,蛐蛐叫一声,我能把它圈定在一米之内。”面对记者的赞叹,李之湖摆着手说,他这点本事不算啥,“高手能听到一百米。”
交易之前,蛐蛐多需要在村民家中短暂寄养,如何照料好它们也是大有学问。“我家里专门腾出一个房间,空调始终保持在26℃—28℃之间。”多年经营蛐蛐的周传喜告诉记者,蛐蛐的饮食大有讲究,首先蛐蛐不能脱水,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鲜玉米把皮剥开,留下小小的芯喂给它,现在有了用大豆等五谷杂粮做成的饲料粉,和成糊状后再喂。”周传喜坦言,蛐蛐参斗之前,首先要改善伙食,“要改吃荤料,主要是风干的虾蟹肉和杂粮一起打碎。”为了激发蛐蛐的斗志,有时甚至还要为它提供与雌虫交配的机会。
产业催生经纪人 户均月入三五万 伴随着蛐蛐市场的扩大,目前已在鲁西南形成了以曲阜、兖州、宁阳为中心的交易地,蛐蛐经纪人这一新型职业也在交易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目前,在姚村活跃着近50位经纪人。”周传喜告诉记者,他们多奔走在村民和蛐蛐收购商之间。“村民们逮到成色好的蛐蛐后,一般会先联系熟识的经纪人”,由于经纪人多是常年收购蛐蛐的行家,从他们口中能够得到更为专业的估价。商定价格后,蛐蛐转手至经纪人手中,与收购商进行交易。“去年我1.3万收了一只黄大头,最终卖出了4 . 5万元的天价。”经纪人贾海龙说。
近两年,蛐蛐市场出现了不少“白虫”,这是让经纪人倍感头疼的事情。“白虫就是人工孵化、饲养的蛐蛐,从外表看很难与自然生长的蛐蛐区分。”周传喜告诉记者,“白虫”的长成周期不超过四个月,比野生蛐蛐短了整整8个月,皮薄是它们的最大弊病,“上了斗台,几个回合下来,多被咬得身首异处。”采访中,不少经纪人也呼吁,蛐蛐行业能够形成规范机制,将不诚信经营的人录入黑名单。
看似不起眼的蛐蛐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价值?“多了不敢说,一个蛐蛐季下来,村民们卖出一百万不是问题。”约1600人的辛庄村,目前大多数村民都从事捉蛐蛐的行业,村干部戴兴水告诉记者,每年7月底,几乎所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会雷打不动地回到村内。“一个多月忙下来,每户平均收入都在三五万之间,这也成了村民致富的一大途径。”姚村蛐蛐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蛐蛐行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小镇其他产业的发展。“每年入秋后的一个多月是生意最红火的时节。”在镇上经营羊汤馆的朱运河五年前发现商机,索性将家中的房子进行装修后,开了一家小旅馆,“现在,12个房间都已住满,不少外地客商预交了一个月的房费。”34岁的王超是在灯光市场居住的村民,他在自家门前支起6张桌子,租给蛐蛐收购商使用,“每天租费100元,天天都满员。”姚村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初步统计,每年的蛐蛐收获季,交易额多达上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