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岗定责,静音收集,密闭运输,改建升级公厕,更新环卫设施,整修生活垃圾处理场……”今年以来,市建设局环卫处以国家卫生城复审为契机,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加大对市区生活垃圾清运、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管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的整治整改力度,全力提升环卫设施档次和功能,市容环境卫生秩序发生了显著变化,市民居住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道路保洁“网格化”
将城区59条主次干道和3个广场495万平方米的保洁范围划分为4大区域,每个区域再划分若干片,每片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形成五级监管体系,确保每条道路达到“六净六无”国家卫生质量标准。
在清扫作业模式上充分利用“人机结合”的优势,持续采取五位一体保洁模式,全天候动态巡回保洁,重点强化道路机械清扫,合理调配吸尘车、洗扫车、高压冲洗车配合道路保洁员开展清洗保洁作业,,确保达到“路见本色,标线清晰”的标准,机扫率达95%以上。人工保洁确保“泥土不滞留,道路无积尘”。每周末冲涮主要道路路面、人行道,积极推行“1米作业法”,即在洒水中洒水宽幅距离两侧路牙石根1米,实现了有效降低道路扬尘,保障城区道路干净整洁的目的。
环卫设施“常态化”
完善了城市功能设置,按照有关要求,分别在泸州路、扬州路等建设了4处垃圾中转房,实行垃圾到站后随即倒入转运设备的“垃圾不落地”作业方式,确保垃圾无堆积,不撒漏。
在每次的转运作业完成后,将设备、垃圾容器、地面、墙壁清洗干净,确保了无积存污水,无二次污染,转运过程不占道,不妨碍交通,随有随清的作业要求。在市区主次干道和部分符合条件的背街小巷增设和更换了铁质果皮箱1000余个,更换了垃圾桶900余个,购置12台大型密闭式生活垃圾清运车,安排护栏清洗车每天对进行巡回冲洗,每天派专人定时清掏,确保垃圾容器美观整洁。同时加强督查考评,落实24小时不间断、网格化巡查管理,减少渣土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从源头杜绝扬尘和垃圾异味的产生。
垃圾清运“静音式”
采取多时段、多方位、多频次“静音收集、密闭运输、随产随清”的模式,28台密闭式生活垃圾清运车,每天清晨1点至8点第一遍清运结束,每天上午再派出2台加强清运,下午由8台值班车辆巡回清运,另设1台机动车灵活运用,遇有问题,随时补运,确保垃圾随有随清。
垃圾点设置实行“垃圾桶退路”,今年又与100多个小区对接,将垃圾点设置在不碍观瞻的地方。在乡镇垃圾清运方面,结合垃圾产量实际情况,要求18台垃圾清运车采取“一天一运和两天一运”2种清运模式,对胶西、胶东等370个村庄1万个垃圾桶的垃圾合理清运。5台吊臂车每天两次对铺集、里岔、胶西等6座农村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进行适时清运,对各作业车辆驾驶员明确任务责任和标准,安装GPS定位导航系统和油耗监控系统,对出入车辆时间、作业轨迹、百公里耗油等随时监控,有效节约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垃圾处理“无害化”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要求,做好填埋区加高填埋和分区单元作业,做好作业面控制和及时覆盖工作,及时对进场垃圾填埋、覆盖、压实整平,严抓出水质量和处理速度,出水质量必须达到有关排放标准。
生活垃圾处理场采用层层压实的方法,在垃圾厚度达到3米时覆盖0.2米厚的自然土,厚度达到9米时,退设10米宽的环场路,共3层,27米时封场。污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渗滤液150吨,现日产渗滤液300吨。今年为改善场区环境,新修进场道路700米、沥青罩面8000平方米、安装路沿石2000米,绿化1万平方米,场区工作环境极大的改善。目前,日处理垃圾达800余吨,已接纳处理垃圾120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编辑: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