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援坦医生:离家1.2万公里 最难忍是思乡

2016-09-12 06:28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丽:见信如面,甚是想念。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要过中秋节了。尽管我远在1万多公里外的异国他乡,过着‘一个人的团圆’,但是不管距离多远,都隔不断浓浓的乡愁;不管我走了多远,都走不出亲人的思念……”结束了1个月的探亲假,再次返回坦桑尼亚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的孙龙医生,在给妻子的电子邮件中深情地写道。援坦一年时间,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牵挂,是青岛医生们工作之余永恒的主题。昨天,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了青岛援坦医生,听他们讲述来自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

  【相思】

  离家1.2万公里最难忍是思乡


  “早已习惯了清晨上班路上,听着印度洋海水拍岸的涛声;早已习惯了与黑皮肤的病人竖起大拇指相互问候;早已习惯了两点以后吃午饭,打开视频看看1万多公里外的妻儿父母,可我还是不习惯在异国他乡过年的心情。”去年过春节时,孙龙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道,除夕当天,坦桑尼亚没鞭炮,也无法走亲访友。所有的援坦医生们下午3时聚在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傍晚时分就“一夜连双岁”,敲响零点的钟声,援坦医生聚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跟家人通过网络视频说话,然后大家静静地坐在一起想家,想年幼的孩子,想满头白发的父母,想日夜操劳的妻子,眼泪总是忍不住流下来。

  眼看就要到中秋节了,但探亲假已经结束的援坦医生们不得不登上了返回坦桑尼亚的飞机。孙龙告诉记者,临走前他把家里所有的灯管全都换了,把滴水的水龙头都修好了,但出发前仍然放心不下。他的背包里有送给坦桑尼亚医生的月饼,有送给当地病人的药品,还有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亲手制作的一罐咸菜。孙龙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中,谢伟峰的女儿今年刚上小学,朱健的儿子刚刚考上高中。“我儿子中考时,全是妻子在照顾,我远在非洲一点儿忙都没帮上,幸好儿子能够理解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58中,让我非常欣慰。”朱健说,现在其实是孩子们最需要爸爸照顾的时候,但他们毅然回到坦桑尼亚的病人身边。

  【背后】

  家人支持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奉命援非远离青,入乡随俗和气亲,安康声誉居首要,同事互帮情且真,多为友邦造福利,祖国家人盼凯归。 ”孙龙出发前,他85岁的老父亲孙保祥写了一首小诗,表达对儿子的支持。孙保祥是滨州地区耳鼻喉科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的老伴今年也已经79岁了。孙保祥得知儿子孙龙要参加对坦桑尼亚的医疗援助工作,特意找到滨州曾参加援坦医疗队的医生咨询当地的情况,他深知这项任务的危险性,但他支持儿子走出国门,实现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的天职。孙保祥为了跟万里之外的儿子见面,特意购买了大屏智能手机,并专门学习如何使用视频通话。

  援坦医生朱金强的爱人孙媛媛是海慈医疗集团影像科的医生,他们的儿子今年已经4岁了。孙媛媛讲述,刚开始听丈夫说要去援助坦桑尼亚,自己心中非常不舍。当时朱金强的岳父刚去世时间不长,朱金强的父亲患有食管癌,也刚刚做了手术,但朱金强二话没说,爽快地接受了任务。 “我最了解朱金强,他接受这次援坦任务,确实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作为妻子我会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决定。”孙媛媛说,丈夫不在家这一年里,她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之前儿子犯了中耳炎,疼得一直大哭,想让爸爸像以前那样抱着他去医院,孙媛媛只能打开网络视频,让丈夫鼓励儿子做一名坚强的男子汉。

  孙龙说,他们在非洲为当地人服务时,祖国没有忘记他们。市卫计委主任杨锡祥专门带队赴坦看望他们,并转达了市政府的慰问。今年8月,中非公共外交论坛在坦桑尼亚举行,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专程看望青岛医疗队员,感谢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过去的一年里,医院的领导和同事们给援坦医生的家属们很多关爱。

  【义诊】

  奔走在坦桑尼亚的“白衣大使”


  在坦桑尼亚,青岛医生不仅仅承担着医疗任务,他们还用自己的医术增进中坦两国的友谊,他们被称作穿着白大褂的“民间大使”。来到坦桑尼亚短短一年时间,青岛援坦医生们为许多坦桑尼亚政府官员检查身体,积极参加外事活动。青岛援坦医生们还积极组织参加义诊活动,除了为当地居民送医送药外,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由于生活水平低下,当地许多居民生活环境恶劣,疟疾、伤寒、霍乱等传染病肆虐,再加上当地居民医疗健康防护知识缺乏,使得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都非常高。青岛医生教他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疾病的预防着手,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一年来,青岛援坦医生们共进行义诊10余次,诊治病人上万人,还赠送了各种药品。坦桑尼亚现任总理盛赞中国医疗队多年来为坦桑尼亚医疗事业做出了贡献。一年来,青岛援坦医生们每周都到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和经济商务代表处巡诊1次,每月为驻坦华人华侨进行一次健康科普讲座,每月为驻坦华人华侨进行两次查体。此外,青岛医生还抢救危重、急症华人华侨10余人,被称为“坦桑尼亚的生命绿洲”。

  【爱心】

  援坦医生献血赠送药品


  去年12月22日上午,援坦青岛医生们来到坦桑尼亚国立孤儿院,在新年前为这些孩子们捐赠药品和生活用品,并为他们义诊。2016年6月14日是国际献血者日,由于坦桑尼亚当地居民特殊的宗教信仰,他们对于献血并不认可,导致坦桑尼亚血液供应非常紧张,许多手术患者急等着血液救命。援坦青岛医生们在当天义务献血2000多毫升,并为其他献血者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在坦桑尼亚,很多当地病人都看到了青岛医生们的认真和努力,见面时热情地竖着大拇指说“karibu(斯瓦希里语:欢迎)”。还有很多当地患者会用中文说“你好”。孙龙知道,这是一代代中国援坦医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印记,当地患者友好的态度,让青岛医生们备受鼓舞。

  企盼青岛医生凯旋归来

  中秋佳节,当我们和家人欢聚一堂,吃着月饼,抬头看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时,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青岛医生们也在守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青岛的亲人们。艾滋病、疟疾、治安混乱、物资匮乏……通过青岛早报近日来对青岛援坦医生的连续报道,岛城读者看到了他们真实的生活,体会到了他们用乐观的精神和精湛的医术,在坦桑尼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感动,展现着青岛大爱。很多读者给早报打来电话,对援坦青岛医生们表示敬佩与祝福,企盼迎接这群可爱可敬的医生们凯旋归来。

  本版撰稿 记者 黄飞 通讯员 肖海青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援坦医生 思乡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