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志峰
麦当劳供应商福喜认罚1698.4万元,将被纳入黑名单。上海市食药监管局10月2日宣布,日前,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已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依法作出警告、没收违法生产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698.4万元、吊销和注销相关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在此次大额罚款之前,福喜公司的10名相关责任人员已被判刑。(10月3日澎湃新闻) 相信很多人对“福喜事件”都还记忆犹新:媒体记者卧底麦当劳、肯德基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两个多月,发现其通过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售给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多家洋快餐。为掩盖这些行为,福喜还处心积虑做了对内、对外两本账,此事迅速发酵成影响巨大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
这些年来,食品安全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地方还存在以罚代管等严重问题,不少食品企业出事之后未能受到应有惩处、轻易蒙混过关,客观上纵容了丑陋现象的滋生蔓延。此次福喜事件之所以能够处置得如此迅速有力,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舆论倒逼。媒体曝光,引发全社会强烈关注,形成了社会热点;二是“情况特殊”。此次涉案的不是普通国内企业,而是国际名企,波及到的也都是知名洋快餐。虽然福喜事件已经闹得很“大”了,笔者觉得还不够“大”,还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化”。
一是要举一反三,扩大对食品安全的核查力度。类似问题,真的只有福喜一家存在吗?洋快餐也出事了,那些本土餐馆情况又是如何?二是要倒查责任,扩大对责任人的追究范围。现在,企业的责任人被判刑了,企业也遭到巨额罚款,可对在监管中失职失责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似乎未见处理意见,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如果不是记者卧底两月揭出内幕,恐怕上海福喜至今仍继续风生水起。如此监管,是否形同虚设?巨额罚款并非“福喜事件”终点,而应该是强化监管部门内部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的开端。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