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蝶》剧照。(图由学校提供)
半岛记者 魏海洋
岛城非常多的中小学都有校园电视台,学生们利用校园电视台自编自演电视节目,开展学校活动。日前,从比利时传来喜讯,青岛高中生自编自演的微电影走出了国门,在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获国际大奖,这是青岛中学生自编自演的微电影首次走出国门获奖。获奖学生都来自校园电视台,依靠校园电视台的丰富活动提升了自己的实力,斩获大奖。
国际电影节来了青岛电影 日前,中国-欧盟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在欧盟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本届电影节由中国驻欧盟使团和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电影节甄选来自中国和欧盟国家,以青少年为主编创作的优秀影视作品,青岛二中分校微电影作品《冲天鸟》《凤尾蝶》通过电影节专家评委组的甄选入围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这是中国中学生自主编创微电影首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电影节。
其中,青岛二中分校学生自主编创的电影短片作品《凤尾蝶》在首届中欧布鲁塞尔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中获“中欧·新影人奖”,青岛二中分校获“中欧·光影人才塑造奖”。青岛二中分校学生电影拍摄指导教师武健代表学校前往布鲁塞尔领奖。微电影《凤尾蝶》是二中分校学生自编自演自导的作品。《凤尾蝶》影片以一个先天患有癫痫病的孩子在考上大学后与同学聊天的方式讲述了她自小倍受打击而内心封闭,在同学朋友的冷眼嘲笑中受欺凌的情形,以及她受漫画人物影响而改变自己,勇敢面对生活,而获得新生的变化过程。
拍电影成为宝贵的经历 “作品获过全国一等奖,这次又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励。非常感谢学校给提供的平台,让我们的爱好和兴趣得到真正发展。”青岛二中分校2014级艺术学院的程思文是这部作品的导演。他被同学们亲切地喊作“小程导”。程思文说,《凤尾蝶》是他在高一的时候拍的。当时对电影并没有太深的认识,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就去做了。
回想整个拍摄经历,程思文称历历在目。“记得最后一场戏是在海边。那时还是冬天,海边的风很大很冷,演员们的衣服穿得也不多。我打算尽快拍完,可演员们就说不行,再来一次,毕竟这是最后一场戏了。看着他们脸冻得通红还坚持拍好,我真的很感动。”也因为这一次的经历,程思文走上了艺考的道路。他说,这条路虽然真的很艰难,但从没后悔过。
2014级经济学院张文珊饰演《凤尾蝶》里的女一号于小颜。“我对电影有着深深的热爱,这次出演可以说圆了我的一个小梦想。”张文珊说,在拍摄过程中,经验不足,但是在小团体的共同努力下一一被克服。尽管最后的成片纵然依旧青涩简陋,但她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了,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青岛百余学校有电视台 对于青岛的电影梦,青岛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园电视台、学校影视媒体中心的老师一直都是影视基础教育执着的追梦者。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中小学现有校园电视台和影视媒体中心的学校有100余所,很多学校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影视专业特色校本课程、影视制作团队、校园电视台学生组织、微电影社团、微视频兴趣小组等,培养了大批青少年电影爱好者。
青岛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学校参加NOC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电影比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微电影比赛、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作品评比、青岛微电影大赛、青岛中学生电影节、青岛市中小学创意微电影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们通过影视创作提升了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的情感、认知、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浸润人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完美人格构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青岛二中、青岛二中分校校长孙先亮说,中欧布鲁塞尔国际青少年电影节的举办,为青少年电影人提供一个走出国门、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中国的青少年与艺术氛围浓厚的欧洲电影交流学习,拓宽中国青少年对电影专业的认知,增强自身的国际化视野。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