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印记登高台 文化惠民看书观展零门槛(图)

2016-11-04 06:2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五王才艺大赛。



  

快闪走进商场演出。



  数说文化

    700万人次


  全市63处文化场馆实现免费开放,包括37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26处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每年服务市民超过700万人次。各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村文化活动室也全部实现免费开放。自2008年开始,市财政每年设立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专项经费400万元,让更多市民享受零门槛的公共文化服务。

  63座

  青岛全面推进博物馆城建设,利用工业遗产、大遗址、海洋文化、历史名人故居、地方民俗等优势资源建设博物馆。积极探索名人资源保护的青岛模式,将老舍故居辟建为“骆驼祥子博物馆”,成为全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博物馆。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博物馆63座,拥有三级以上博物馆的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18处

  全市目前共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9批7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文化遗产被纳入首批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名单,让城市在变迁中留住乡情。八大关、小鱼山文化名人街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建成的消息传得特别快,好莱坞也已经人尽皆知了,“可以说好莱坞的各家制片公司也都盯着中国,因为中国现在能给制作出高水准影视作品的公司提供非常好的机会。我相信像东方影都这样的园区会给整个产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李明表示,“十三五”时期将实施优秀影视剧本孵化计划,打造“青岛出品”影视品牌。完善影视发展政策,组建青岛影视发展中心,营造国内一流的影视发展生态,申创全国首个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电影之都”。

  城市变迁中传承文化遗存

  2014年初,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中心北海基地正式落户青岛,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以青岛为母港。青岛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明透露,今年年底,北海基地将正式建成,“我们将努力引进国家出水文物科研实验室项目,建设北方唯一的出水文物修复中心和展示中心、国际水下文物交流中心,并争取建成国家重点文物科技保护实验室。”

  近年来青岛一直致力于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据李明介绍,实施“海洋寻迹”工程,开展山东沿海和青岛海域的水下文物调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实施“探源青岛”工程,通过对即墨北阡、大珠山旧石器时代等大遗址的发掘,将青岛地区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一万年前。

  同时,青岛全面推进博物馆城建设,利用工业遗产、大遗址、海洋文化、历史名人故居、地方民俗等优势资源建设博物馆。积极探索名人资源保护的青岛模式,将老舍故居辟建为“骆驼祥子博物馆”,成为全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博物馆。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博物馆63座,拥有三级以上博物馆的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也已纳入依法保护框架。全市目前共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9批7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文化遗产被纳入首批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名单,让城市在变迁中留住乡情。八大关、小鱼山文化名人街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4年出台了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定了《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创新公共服务草根也有舞台

  日前,青岛火车站南地下候车厅衍生出一片欢动的音乐海洋,过往旅客纷纷驻足、拍照、合唱,加入到这场突如其来的快乐之中。由青岛市文化馆携五王艺术团推出的“微演艺”走进火车站,《爱的地址》《城里的月光》等歌曲为旅途的人们送来了欢乐。

  此次活动是2016青岛市“微演艺”“六进”活动的一部分。青岛市“微演艺”“六进”活动自启动以来,已在商场、机场、火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多次登场,成为岛城独具特色、广受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李明表示,青岛市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实施了“文化点亮青岛”行动计划,满足市民各层次、各方面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其中各类“微演艺”活动百余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喜爱。

  2014年开始举办的“五王”才艺大赛是全国第一个面向市民,同时在一个平台进行五项艺术门类海选的市民才艺展示舞台。这项活动目前已举办两届,报名参赛的选手超过10万人,参赛节目近万个。第二届“五王”大赛增设全国邀请赛及东亚文化之都“五王”大赛两大环节,邀请全国八个省市及日韩选手来青展示才艺,让“草根英雄舞台”的影响力辐射至东亚,市民文化展示的舞台更加广阔,成功打造了一条城市文化总体追求与市民文化个性需求相互融合的创新路径,搭建了一个政府文化主导与群体文化创造完美对接的崭新平台。

  此外,开展“领读一百天,改变人生路”阅读活动,开启了全民阅读新模式,邀请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等20位在不同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或代表性的人士担任“领读人”,由领读人通过报纸、网站、广播、微信、微博等方式,向市民和粉丝推荐图书,交流阅读心得。让参与的市民以每天跟读的形式,共享阅读的快乐,在共同阅读中总结分享个人的改变历程,使得更多市民浸润书香,爱上阅读,进而激发城市发展的创新活力。

  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体系

  开放是青岛突出的城市优势。青岛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明表示,我们牢牢把握青岛成功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有利时机,使青岛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为青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东亚文化之都”是文化部配合国家对周边外交工作大局,在东亚区域开展文化合作、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战略性项目。青岛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连接点与枢纽点。“我们坚持文化先行,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李明说。左手“东亚文都”,右手“丝路重镇”,为青岛对外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迎来了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据统计,青岛目前已与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每年文化交流项目近60项。

  在2015年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期间,青岛市积极搭建城市外交平台,吸引整合国际文化资源,承办了第七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并发布三国文化合作“青岛行动计划(2015-2017)”,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150余项,有效提升了青岛的国际地位和文化影响力。成功举办了活动年开、闭幕仪式及文艺演出系列活动,聘请国家级导演,整合全国、全省艺术资源,专门创作了活动年主题曲《爱的地址》,呈现出一台融合中华文化和东亚文化的精彩演出,展现了国家水平的艺术效果,获得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对外交流中,青岛市创新开展城市特色文化交流活动,这两年陆续举办了“青岛文化周”青岛站、清州站、新潟站系列活动。具有青岛韵味的杂技、核雕、剪纸、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展示,在日韩城市不断形成青岛文化新热点。去年12月底,以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为切入点,举办了“不朽的城雕”系列活动,开启与欧洲文化之都文化交流的“破冰之旅”。举办的欧洲文化之都城市雕塑代表作品摄影图片展,共展出150幅欧洲文化之都的城雕艺术摄影作品,吸引近20万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参观、互动。

  城市文化宣传方面也一直在探索新模式,在首都国际机场首次“叩响”“文化国门”,展出了64幅青岛城市形象宣传画,以“讲故事”的方式对青岛文化和东亚文化之都活动进行全面展示,期间,600多万国际旅客参观了青岛城市主题图展,实现了青岛文化推介模式的大提升。

  据李明介绍,我们延续“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交流机制,建立了东亚文化城市联盟,与东亚文化城市的交流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将通过与欧洲、美洲、东盟、阿拉伯世界等区域“文化之都”的城际交流,建立城市文化外交长效机制,搭建国际间城市文化经贸交流新平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