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2017届毕业生首场双选会举行 供岗1.5万个

2016-11-07 10:08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半岛记者 孙雅琴 图/半岛记者 孟达

  11月6日,青岛大学2017届毕业生首场大型供需见面双选会在中心校区体育馆举行,共吸引用人单位750余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堪称“史上最多”。参会学生也高达12000余人次,40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不过,记者采访发现,同一场招聘会,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学校就业办等各方感受却各不相同,招聘者和择业者之间存在不少矛盾和错位。

  



  矛盾一 大型企业受追捧,小微、初创遭冷遇

  今年青大首场双选会的规模堪称“史上之最”,到会的用人单位有750余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据统计,在受调查的参会企业当中,青岛地区有492家,占78.97%,省内其他地区131家,占14.86%,省外23家,占6.17%;规模以上企业占74.42%,中小微企业占25.58%。其中不乏青岛啤酒、海信地产、保利地产、58同城等毕业生青睐的名企。不过,与往年相比,这些大企业的招聘岗位明显少了,而且有的岗位学历要求更高了。同时,据统计,这场招聘会中民营企业的比例高达51%,成为目前招聘市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

  记者在招聘会中发现,相比大企业招聘台前的熙来攘往,小企业招聘台前要冷清很多。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排队投简历的同学,他们青睐大企业的理由主要有:平台高、机会好、更稳定。而“稳定”是几个同学都提到的关键词。青岛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苏晓怡告诉记者,“经济下行,很多企业活下来都很难,还是知名的大企业要更稳定一些,有安全感。”

  “很多企业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其实在一些发展前景好的私营企业、小微企业中发展机会可能会更大。”青岛大学学生就业中心主任朱青文介绍,“其实,职业生涯的价值不是以稳定和起薪来衡量的,找工作不是追求舒适和稳定,而是要对自己的长远发展作出思考。有时候,一些小公司层级少,反而更容易崭露头角。”

  矛盾二 首选管理、营销岗,基层、一线被嫌弃

  每年各学校的双选会上都会出现诸多针对工科类专业的基层、一线岗位,今年也不例外,然而这些待遇不低的岗位却很难吸引毕业生们的目光。学生们给出的理由有,“这样的岗位层次太低,学不到什么东西”或者是“一线车间太苦太累,不够体面”。

  陆宇橡塑集团在双选会现场提供了近20个面向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一线岗位,很多学生前来打听了一番又退缩了。其他一些理工类招聘企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线岗位需求最多却往往不被毕业生看好,特别是在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业招聘中更为突出。毕业生还是紧盯行政、管理、营销、研发类岗位,这从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朱青文建议毕业生求职应该理性分析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有时候一线岗位也许能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矛盾三 专业对口太执着,研究生求职反受限

  “专业不对口”也是许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岛大学药学专业的王同学希望能去一家大型药企做技术研发人员,但是几场招聘会逛下来,他发现他中意的企业来招聘会的不少,但招聘的岗位却不是他所希望的研发与技术,而是销售。王同学拿着自己的简历在展台前犹豫了半天,并没有递交。“我对自己的专业很喜欢,也是我大学四年的努力方向,要是工作不对口就太可惜。”

  青岛大学统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蔡丹丹也是一样,“想找一个运用到数学统计知识的岗位实在太难了,基本就没有看见。如果放弃自己的专业,去跟本科生一起竞争销售岗之类的,就觉得研究生三年白学了。现在想想,读研反而使自己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局限了。”

  朱青文建议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需要知己知彼,专业对口并没有毕业生想象的那么重要。“大学四年的学习相对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来说,只是一个开端,一个方向。刚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还谈不上专业能力,用人单位通过简历看的更多是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招聘现场,记者发现,一些房产代理机构、房产中介机构等都开始大规模招聘。“前两年行业不景气,用人确实出现一定萎缩。但今年感觉明显又回升了。”荣置地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在青岛、济南两地有公司,光置业顾问就要招40人。这些房产行业公司的展位前也都排起了长队,很多学生前来应聘置业顾问、营销策划等岗位。

  据青岛大学学生就业中心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参加今年双选会转正后给予毕业生4000元以上薪酬的用人单位数量,本科学历提高10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提高12个百分点。

  [编辑: 刘晓明]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大 毕业生 双选会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