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王爱科
11月20日,是全国心梗救治日。恰在此时,一篇《公公突发心梗,记者媳妇这样救回老人的命》的文章在朋友圈火了,《新晚报》记者石晶凭借日常积累的急救知识,电话指挥婆婆按部就班操作,为公公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心梗,这个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每次发作都来势汹汹,患者年轻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关键时刻就是抓得住的救命稻草。
日常生活埋下隐患,30岁小伙得心梗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心梗的高发季节。
躺在青岛阜外心脑血管病医院的病床上,等候手术的徐敏至今想不明白,年纪轻轻的他居然会和心梗发生关联。
徐敏今年只有30岁,是一家外贸公司的白领,平日里身体无恙,也没有心脏病家族史。今年10月底,他感觉胸前疼痛、憋气,症状持续了三天。“我上百度查了一下胸痛的原因,感觉像心律不齐,也没在意,以为忍忍就过去了。”徐敏说,不料拖到第四天,急剧的心绞痛让他无法工作,同事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诊断的结果出乎意料,徐敏患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在配合医生询问的过程中,徐敏逐渐发现自己看似健康的生活中,早已埋下了“隐形炸弹”:身高1.83米,体重近200斤,血脂高,有12年烟龄,平时几乎不运动……
仅以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心脏介入手术为例,目前一天的手术就多达50台,患者年龄从20多岁到80岁。来自市卫计委发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根据2015年监测结果,本市急性心梗的最小发病年龄为17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08岁;最小死亡年龄仅为19岁,最大死亡年龄为108岁。
监测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急性心梗报告发病率、死亡率随之增加,呈正相关;急性心梗发病数从50岁后迅速增加,其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急剧上升趋势,50岁以后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个年龄正是中年向老年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承担家庭和社会义务最重的阶段,压力和心理负荷较大,这可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心梗抢救需闯三道关,120分钟是关键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加上秋冬季节交替,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原本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突发心梗。
“急性心梗有明显的季节性。”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姜先雁主任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和死亡有两个高发时段,分别为11月至次年1月、2月至4月,这两个时期为寒冷大风季节及季节转换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寒冷刺激易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循环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量增加。
据介绍,国家之所以把11月20日定为“心梗救治日”,是希望公众能牢记心梗急救的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比例达三成以上,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姜先雁介绍,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心肌细胞死去。
正因为如此,救治心梗患者的过程,被比喻成“生命与时间的争夺战”。多位专家提道,心梗的抢救要闯过三道关。第一道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第二道关,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医院;第三道关是患者到医院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发病120分钟内让患者接受再治疗。
9成患者自行就医,小心半路心脏停跳 由于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及时送医的重要性,不少患者发病后很长时间才到医院就诊,此外,家属犹豫不决、院前急救体系有待完善、基层抢救水平有待提高等因素,都影响了血管再通的抢救时间。
专家介绍,我国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增长,原因有两个:一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环境因素的变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必须争分夺秒抢救,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坏死的心肌越来越多,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姜先雁说,若能在发病后1小时内打通堵塞血管,患者死亡率仅为1%;如果延迟到发病后6小时打通堵塞血管,死亡率将会升到6%以上。若能在120分钟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血液供应,绝大多数心肌可以免于坏死。
在这一点上,多位专家提道,在不少患者及家属心中,有许多错误的“自救常识”,这些误区往往是最致命的。这些错误常识包括:患者在急性胸痛发作后要自己先处理,想“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夜间发病的患者不想影响家人休息,尽量熬到天亮再去医院;有的老人白天发病,想等孩子下班回家后再去医院。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来自全国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仅有10%左右拨打120,经救护车入院,而90%是自行到医院看急诊,导致许多病人在送达医院的路上发生心脏停跳,因没有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而失去生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