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操场的开放为老年人提供了方便安全的运动场所。
一位市民展示“悦动李沧”运动卡。
文/图 半岛记者 李晓哲 李峰
多年来,学校操场开放一直是市民关心的话题,公益资源的充分利用跟学校秩序、学生安全形成的矛盾,让这项工作推进缓慢。今年,青岛市学校操场开放提速,年初李沧区用办理出入卡的方式规范进学校操场锻炼的市民,为所有开放学校购买《场所责任保险》;崂山区自2015年11月率先大规模开放学校体育场地以来,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达到了30所。面对“管理难度大”等难题,他们总结出不少经验,也在不断探索合适的对策。
校园开放,
门卡成了“免费健身卡” “为了运动,以前我们几个哥们经常坐车去科技大学篮球场借个场地打球。”家住李沧区通真宫路的胡晨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参加工作多年的他一直怀念在学校里方便的运动环境。胡晨说:“我是做金融相关工作的,平时比较忙。以前办过健身卡,但是慢慢发现实际去健身场所的次数很有限,几乎都浪费了。后来我和住在附近的朋友们想了很多办法,或者去别的小区‘蹭’篮球场,或者干脆围着小区跑个‘越野赛’,但运动效果和体验都很差。”
记者了解到,过去周边市民因为没有合适的运动场地,会选择出门溜达的方式来补足运动量,孩子们则没有一个安全放心的运动场所。运动爱好者们则只好去环境和设备完善的大学或收费运动场馆、健身房运动。
从今年年初至今,随着全市推进校园操场开放,不少市民尝到了就近运动的甜头。“我家就住在李沧路小学后面,学校之前整修过,塑胶跑道、篮球架、足球门等运动设施很完善,我一直以为学校会封闭管理,没想到开放了。”胡晨说,“现在不光是我和父母,周边居民都爱在开放时间来校园里运动,夏天晚上高峰时运动人数经常会有一二百人。不过也并非随便进,进校园必须走学校正门,出示‘门卡’。这张‘门卡’也成了我的另一张健身卡,在家门口运动就是方便。”
李沧区教体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胡晨口中所说的门卡,正是今年李沧区教体局在推进校园体育场开放时推出的“悦动李沧”运动卡。学生家长可直接到学校办理,其他居民可到就近街道办理,办理时需凭本人身份证和近期1寸照片,并分别加盖学校或街道公章。入校运动要1人1证,有专人核对。
创造条件,
校园开放进入快车道 11月19日,崂山区第二批7所中小学体育场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至此该区全区35所中小学中,开放了30所。而另外5所未开放的学校中,汉河小学与崂山五中共用操场,目前已经开放;崂山四中、石老人小学、浮山小学,面临学校改造或搬迁;崂山8中属于寄宿制学校不适合开放。
“我们最早一批是2015年11月份开放的,当时开放了23所学校,属于试运行。”该区按照相关要求,首先做到教学区与开放区域的隔离,再就是每个学校都配上专门人员;全区有统一实施办法,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开放实施办法。
为了让学校开放的操场能够有效合理利用,崂山区部分学校选择自主管理,而有的学校选择第三方外包的管理模式,例如崂山第二实验小学、崂山六中,就实行复合管理,一般是物业管理公司,而对外的费用全部免除。崂山区每年通过区政府向所有开放的学校发放奖补资金,平均一个学校8万元。
就在11月份,崂山区还专门启动了校园开放的电子门禁系统,整个区的中小学都纳入了这个系统,每个学校的情况教育部门都能掌握,包括锻炼人数、锻炼时间等。
李沧区今年则开放了辖区内全部45所中小学操场,在做到教学区与开放区域隔离并安排专员的基础上,设立专项资金300万元,为45所中小学室外运动场地配备210个摄像头、200盏落地照明灯等监控设备。政府还投入十余万元为所有学校购买《场所责任保险》,以防居民活动时因场地因素导致意外伤害。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了开放后场地维护、设备增设、更新、灯光建设等,及时解决因活动频次等原因造成的学校体育场地维修、体育器材设备维护等问题,保证了体育场地和设备安全。而对居民反映集中的部分学校如厕难的问题,则协调有条件的校园开放办公楼一楼洗手间,供前来运动的市民使用。
限制多多,
老城校园开放难度大 市北区教体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校园开放,并不是简单地把门打开,还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因为校园开放涉及的面很多,只是安装厕所一项就会涉及到市政、环卫等部门需要协调。”
跟新建城区相比,位于老城区的中小学要开放校园的确存在很大的难度。按照目前本市有关校园场地开放的文件要求,学校开放的场地第一要满足安全的需求,第二要跟教学区域进行物理隔离,第三操场上要有公共厕所,便于活动人如厕。而记者走访发现,目前老城区的学校普遍存在场地狭小的问题,并不具备上述条件,跟新建学校没有可比性。在老城区的学校,校园面积本身就小,有的学校自己的学生做课间操的时候场地都很紧张,别说对外开放了,有些甚至装不上卫生间;还有的学校的操场需要穿过教学楼才能到达,根本无法实现物理隔离。
多年前,青岛市的校园开放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最终陆续关闭。有的学校开放以后发生过教学楼失窃的,更多的是不文明使用校园设施的现象,比如市民不走正门而是选择翻墙抄近路,在校园内乱扔垃圾,还有人到了学生上课时间不离开等。学校开放以后,对于进入学校的社会人员来说,学校显而易见缺乏约束力,导致很多不良现象的发生。
而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一旦开放出现问题,往往最后都是学校在承担这部分责任。最终,放缓了老城区校园操场向市民开放的脚步。在今年的操场开放实践中,李沧区和崂山区想了不少办法,持证进入、启用电子门禁系统等都很有效,而市民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容小觑的因素。李沧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校园面向市民开放能做到让居民认可和让学校放心,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居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工作人员暗访时发现,热爱运动的市民素质普遍较高,不少市民会带着环保袋,把运动时产生的空矿泉水瓶、擦汗纸巾等杂物装进环保袋带走,也比较爱护运动器材。”
政府推动,
破解操场开放难题 细数岛城中小学校园操场开放历程,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随着政策支持、科学的改造、市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园全面开放的时代已经计日可期。
2003年至2004年市南区、市北区、原四方区教体局发文,要求辖区中小学试行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但后来基于安全等原因,学校纷纷闭门谢客。2012年原开发区教体局发文,要求辖区中小学试行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2015年,崂山区开放23所试点学校。今年1月1日李沧区中小学全面开放,即墨市已开放了全部完成操场塑胶化改造的28所学校操场。
市南区、市北区位于老城区的学校比较多,这两个区也做了很多努力。市南区对辖区内38所中小学进行摸底后,决定分批次进行改造并开放,成熟一所开放一所。从去年就开始,金门路小学、太平路小学首批开始改造,目前他们已经有了场地和教学楼隔离设施、围墙,还增加了卫生间,并于此前向公众开放;该区还改造了57中,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目前施工进入最后关口,完工后就会开放;此外,该区还在协调福林小学的改造。
市北区则计划在辖区内的8个学区中各选2所小学进行试点并考虑采用电子门禁系统,目前已进入调研论证阶段,由区教体局领导亲自带队逐校查看。同时加大区政府扶持校园力度,推进中小学校园操场向市民开放的步伐。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校园操场向社会开放可谓一举多得。今年2月,《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决定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工作模式,预计2017年年底将实现具备条件的全部开放。随着配套政策的推进和市民素养的整体提升,校园有序开放后,一幅幅全民健身的生动画面将渐成常态。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校园操场向社会开放可谓一举多得。今年2月,《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决定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工作模式,预计2017年年底将实现具备条件的全部开放。随着配套政策的推进和市民素养的整体提升,校园有序开放后,一幅幅全民健身的生动画面将渐成常态。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