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魏海洋
青岛职业教育一直是国家职教的一面旗帜,不仅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非常多的技能人才,更是不断刷新着教育创新的成果。12月7日,市教育局公布了2016年青岛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改革创新措施。今年,继续打通中职生成才升学的天花板,为更多中职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成为市教育局改革中职招生的重要举措。
中职生均经费不低于普高生1.5倍 2015年9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正式批准了《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该条例已经完成所有的立法修订程序,并于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条例》规定“没有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经历或者经验的初任教师,执教专业课前应当到相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不少于六个月的实践锻炼”。
青岛建立起了全方位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体系,《条例》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得低于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5倍。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应当不低于30%;市级人民政府每年应当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提取不举办职业教育的区(市)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统筹用于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等。
中职生转入普高学籍已破冰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分属不同类型的教育,无论是学分、学籍、师资、课程资源都难以融通。为打破这种体制壁垒,为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的路径,2016年,市教育局在全市开展了普职融通试点工作,组织6所职业学校和4所普通高中联合开办了普职融通实验班。
普职融通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实现形式是参加春季高考。普职融通的核心是课程融通。实验班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要学科将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学习普高课程,同时采取普职课程连接模式,以课程为媒介,实现普职之间融通。试点的职业学校为对口合作的普通高中有春季高考需求的学生开展技能辅导。
普职融通实验班的开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青岛市现代职教体系的组织形式,在国内率先开创了一条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融合贯通、资源共享的有效路径。2016年,青岛艺术学校综合育人班首次有2名职业中专的学生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转入到普通高中,注册普高学籍,这在青岛市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历史上尚属首次,成功打破了职教、普教之间的体制壁垒。
24个专业实现五年贯通培养 随着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一方面企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旅游、航空服务、金融等一大批产业对于员工学历的入门要求即为大专。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原来职业中专毕业的学生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身心都还需要再经历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成长,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家长的期盼、学生的成长都在更高层次上对于青岛市高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把传统的“三二连读”和单纯的高等职业教育比作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路的话,那么开展五年制贯通培养,则是新形势下突破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制壁垒,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青岛市高职人才培养的“第三条路”。
2016年,市教育局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试点在15个中等职业学校的24个专业开展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加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二级学院牌子,首批试点采用“三二连读”计划,总规模在1200人左右,实施五年制贯通培养。为做好五年贯通培养试点工作,市教育局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了相关专业的评审,组织合作的中、高职院校共同开发了五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五年制高职管理办法,统一了五年的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加大了师资培养力度,切实提高试点院校师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