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棚户区改造1.7万户,签约率达100%;创新安置房建设模式,全市首推“限房价、竞地价、全回购”的模式;增绿补绿、修补地下管网,197条背街小巷焕然一新。12月21日,记者从市北区了解到,2016年,全区不仅顺利完成1.7万户棚户区改造,而且投资数十亿元,将绿化保洁等环境提升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打造宜居新城区是市北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家住市北更幸福则成了居民的切身感受。
棚改今年顺利推进1.7万户
市北区作为主城区、老城区,共有棚户区居民约4.9万户,占市内三区总量的70%多,涉及户数多、工作难度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现实情况,棚户区改造是市北区委区政府重点办理的“一号工程”。据悉,自2012年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市北区坚持创新有为、实干担当,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棚改工作,截至2015年底,累计启动改造1.6万户。
棚改工作压力大,项目所在街道办事处成立指挥分部,由23名副区级领导分片包干,为老百姓提供政策解释、收集疑难问题、现场征收等服务。除此之外,市北区还依托网络平台,及时答复各街道提出的各类问题,明确办理意见和路径,实现单一问题立即答复、复杂问题限期答复,加快解决棚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施改造1.7万户,截至目前已全部签约,总体签约率100% 。2017年计划实施剩余1.6万户,利用今明两年时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市北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介绍,在总结前几年棚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市北区编制了《棚户区改造政策法规》、《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操作指引》、《房屋征收工作百问百答》,并对20多支、近400人的房屋征迁工作队伍,从政策法规掌握、房产证注销等业务工作方面,进行了多次系统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将相关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话传递到居民耳中。
老楼穿新装,小巷大变样
今年60多岁的袁淑花,家住东莞路10号的一个小院当中,房子是1992年建成的,里面的生活设施破旧一点不要紧,然而让她无法忍受的是,小区的下水管道实在是太过脆弱。天气寒冷的冬天,一个月要堵上两三次。让她颇感惊喜的是,这个困扰她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今年7月份就彻底解决了。
“前期,我们通过街道摸底,将居民反映强烈的路段进行调研排查,然后确定了一批急需整改的路段,有针对性的进行修理。”据市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柳卫介绍,多年以前,这些地方安装的下水管道全部都是直径10厘米的管子,因为口径太细,易堵易冻就成了当地居民最头疼的事。柳卫告诉记者,整修后的下水道将统一换成直径30厘米的管子,彻底解决下水道经常堵的问题。
这就是今年市北区打造宜居城区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 ,2016年市北区投资25.8亿元,实施背街小巷、老旧楼院、排水管网、物业管理等四项跟居民密切相关的整治,全力打造洁净、靓丽、畅通、文明的城区环境,城区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市北区存在不少老城区,在当年建设的时候,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较低,不仅排水管网管径过细且老化、破损较为严重,而且背街小巷坑洼不平,同样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 ,人口密度增长较快,给城市排水管网造成的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老旧小区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已不能满足城市排水需求,经常出现堵塞、污水冒溢等现象,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市民反映较为强烈。
“为解决上述问题,满足居民诉求,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文居住环境,2016年市北区筹措资金2亿元计划对19个办事处500余处背街小巷、老旧楼院排水管网进行整治、改造,这也是目前为止,市北区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一次老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柳卫告诉记者。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张鹏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