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红梅
近年来,我国食品电商交易快速飙升,年均增长率超过45%,网购食品用户规模已超7000万人。不过,网络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成为消费者的“最大心结”。业内人士坦言:七成以上“超市下架”食品流入电商平台,消费者网购到“过期食品”不足为奇。(1月20日《经济参考报》) 食品电商市场前景广阔,但乱象也很多。首先必须面对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生产或者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为避免巨额赔偿,超市大多非常注意食品的保质期,会及时将临期食品下架,防止消费者无意或有意购买。
但是相比之下,电商市场的监管措施还不够完善,被超市下架的临期甚至过期食品大量流入电商平台,给消费者造成食品安全隐患。虽然临期食品仍有相应的保质期,但由于营销和流量的压力,绝大部分食品电商不会在醒目位置标出食品销售的安全期,而是以“低价促销”“跳楼折扣”“疯狂刷单”的方式销售。再加上快递耗费时间,等消费者拿到食品也就过了保质期。
除了保质期,网购食品还存在质量瑕疵、包装标识说明不规范等问题。例如,一些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里热销的“自制食品”,仅用简单的塑料袋包装,属于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一些需要冷藏的食品在没有任何真空包装、冷链的情况下,通过快递公司同样畅通无阻……网购食品存在的种种乱象,导致消费者难以产生“品牌信赖感”,不愿意在同一商家“重复消费”,这成为食品电商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与传统食品消费以B2C交易模式为主不同,食品电商市场大量出现C2C交易模式,即海量消费者面对海量供应者,这对于习惯“抓大放小”的传统政府监管模式来讲,确实是一大挑战。食品安全大于天,防止网络过期食品、变质食品流入消费者口中,需要监管部门全面发力。例如,严格规范网购食品包装标识说明,在流通环节针对不同类型和保质期的食品运输实现全程监管,提升监管部门在网络平台执法的威慑力,对于违法销售过期食品的电商依法查处并曝光。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