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摊儿摊主在奋力地叫卖萝卜。
小吃街上依然人潮涌动。
李卫、方浩然、魏近师兄弟三人在台上演出。
[ 特写 ]
三人秀口技,撑起一台戏 “京中有善口技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清朝年间林嗣环所写《口技》一文让几代人印象深刻。2月6日下午,在海云庵广场中心舞台上,中国口技技艺表演者方浩然的一段鸡鸣犬吠逗乐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舞台上随着方浩然嘴巴一张一合,两犬争食,一方落败的犬吠声以假乱真。高超的口技表演技艺让不少看表演的小朋友错以为他是借助了什么神奇的工具。会看“门道”的观众们则毫不吝惜,频频献上了掌声、叫好声。
节会主办方告诉记者,今天这台90分钟的国家非遗项目的“中国口技专场演出”大戏,所有的演员加起来,仅有方浩然、魏近、李卫师兄弟三人,但内容之精彩,却超乎了大家想象。利用表演间隔的休息时间,记者见到了方浩然,他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岛城观众了解口技这门传承至今的优秀民间表演技艺,他和两位师弟在节目编排上考虑了很多。
“今天我们总体是以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的历史传承为主线,表演了像《百鸟争鸣》、《鸡鸣犬吠》等最具代表性的口技段子。”方浩然说,“为了让观众们了解口技的前世今生,今天的演出,我们还带来了口技发展创新中的电影配音、意境口技等,希望能引起观众们的兴趣,口技这门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时至今日仍需要大力传承和发扬。”
方浩然、魏近、李卫三人师从牛玉亮老先生门下,而牛玉亮老先生正是我国口技泰斗,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传承人。“我们这一门的门规,就是禁烟、禁酒,禁烟保护嗓子,禁酒保护牙齿。除此之外,练功、演出完还不能喝凉水。”方浩然说,“掉一颗牙对口技表演者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了一种声音。”
记者了解到,口技发声要用到口、齿、唇、舌、喉、前腭、后腭、软腭、小舌,缺一不可,一般人不用来发音的器官都要用来发音,这需要一定的天赋,除了天赋还要靠刻苦的训练。为了传承发扬口技,浩然、魏近、李卫经常利用演出的机会到各地农村磨练技巧。“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新疆演出,当地村落里,驴、马、牛、羊、鹅,一个村里全都有,成了我们练习模仿这些动物声音的好地方。今天的《鸡鸣犬吠》口技表演,我就在全国各地农村待了很长时间,不光是学习不同品种鸡鸣的音色,还得仔细观察它们的情绪。”
方浩然今年28岁,10岁起他就自己模仿口技表演,19岁起又跟随恩师牛玉亮系统学习了9年中国口技技艺,凭着对口技的执着,方浩然用四年时间完成了对林嗣环所写《口技》一文的还原表演。“这篇文章影响了几代人,我四处查找当时口技艺人们的表演方式、技巧和相关史记记录,仅考证文中所用的哪种桌子、椅子、扇子、抚尺,就花了两年多时间,现在《口技》的还原表演已经完成了,美中不足的是,当时文中所记录的观众的反应、神态,仍然空缺。我希望能有一种最合适的方式,补全这个小遗憾,让口技这门中国传统技艺伴着《口技》一文的还原表演,再回人们心中。”方浩然说。
[ 人物 ]
台上刻萝卜,台下作童谣 “小刻刀,手中拿,爷爷雕刻萝卜花。雕朵牡丹向阳开,刻只雄鸡披彩霞,雕只金猴献寿桃,刻个娃娃抱西瓜……萝卜变成艺术品,民间工艺人人夸。”记者循声来到72岁的门秀山身边,交谈后了解到,原来,童谣作家门秀山是节会的常客,“年年逛庙会,处处找感受、天天写童谣”,而萝卜雕刻大赛是老人每年逛会的必看节目,台上选手的精彩表演则是他童谣创作最好的源泉,“我在下面一边看他们雕刻,脑子里就有了好几首童谣。”说完门秀山又转头欣赏起台上的比赛,嘴里还不停地“点评”两句“这个好,精致……”
据门秀山介绍,他对萝卜·元宵·糖球会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不光每年来,还得天天逛,“现在我每天都会坐半小时的公交来逛会。”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逛节会。“当时家里都没钱,我们好几个人买一串糖葫芦,分着吃,从街这头逛到街那头,回想起来,那是童年里最幸福的一件事了。”而现在门秀山已从事多年童谣创作工作,还获得了很多奖项,但他一直坚持创作各种民俗童谣来让大家感受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力量。
■门秀山童谣 赶庙会 小弟弟,小妹妹,
唱儿歌,赶庙会。
有玩具,有小吃,
真热闹,有滋味。
红糖球,酸又甜,
青萝卜,爽又脆。
皮老虎,咕嘎响,
小竹笛,曲调美。
滚铁环,抖空竹,
抽陀螺,跳皮筋。
木偶剧,葫芦娃,
皮影戏,西游记……
看呀看,看不够,
转啊转,不觉累。
小弟弟,小妹妹,
举糖人,把家回。
(2月6日丁酉年正月初十逛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