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鹏
2月14日,记者从青岛市政府了解到,2016年全市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10011.29亿元 ,成为全国第12个GDP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城市,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GDP年平均增速达8.9%,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全市安排民生支出973亿元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2% 。
跨进“万亿俱乐部”,民生支出近千亿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14.2%,财政收入占全省的18.8%。从全国来看,青岛GDP总量超过了6个省级区域,从世界上来看,超过了100多个国家(地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有块头,而且有质量。依托蓝色引领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来增创“青岛价值”,依靠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增强来激发“青岛动能”,实现内涵式发展。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海滨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世界帆船之都等一系列响亮的称号充分肯定了全市的发展成就。GDP是保障民生的基础条件,只有GDP盘子越来越大才能不断改善民生。通俗来看,GDP是一段时期一个地区创造的财富,从收入分配的角度,GDP以收入流向居民、以利润流向企业、以税收流向政府。五年来,全市居民收入在GDP分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居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民生支出也不断加大,2016年全市安排民生支出97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2%。
近年来,全市担纲多个国家级“试验室”,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2012年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市被确定为核心区域的龙头城市。全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对青岛发展的新要求,找准定位,全面赶超,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2016年蓝色经济贡献了全市四分之一的GDP。进入新常态以来,全市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早谋划、早布局、早着手,锐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降补”取得显著成效。“去库存”稳步推进,商品房库存量持续减少。“降成本”初见成效,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下降0.2元。“补短板”成绩喜人,启动棚户区改造6.05万户,完成年计划的100.8%。
转变发展方式,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五年来,全市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现代产业推动。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7454.7亿元,增速达13.7%,五年跨越了四个千亿元新台阶,投资总量与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04.9亿元,增速达10.5%,高于GDP增速2.6个百分点。五年来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三产比重由47.8%升至54.7%,“三二一”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然形成。新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在财富管理中心的推动下,2016年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业增速达12.8% ,高于全市GDP增速4.9个百分点,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46位。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并未减缓第二产业提质增效步伐,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十条千亿级产业链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7%,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快速增长,生产智能电视1581万台,增长60.6% ,智能手机突破1000万台,达1864万台,增长13.3% 。
“一谷两区”再次跨越 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的西海岸经济新区以项目为先导,持续做大做强,有力支撑了全市GDP跨过万亿门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的红岛经济区奋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坚持“蓝色、高端、新兴”方向,全力打造“1+5”主导产业。“一谷两区”的“点”“线”展开,盘活全局,大部分区市的GDP增速高于全市,五个区市财政收入超过百亿。
五年来,全市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科技创新实现大发展、新跨越,取得不俗成绩。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348家,比2011年增长了2.3倍;全市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预计2.9%左右,比2011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以上;1~11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5894件,同比增长29.7%,增幅居副省级城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588件,首次跃居副省级城市第三,占全省61.4%;技术交易额持续增长,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4亿元;由青岛高新区等6个国家级高新区共同组成的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并启动建设。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3.4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345% 。青岛创客大街、五四创客城、盘谷创客空间等12个创业街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完成年计划的120%。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