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育才学校打造校园文化,从细微处影响学生

2017-03-08 14:16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倡导家的文化,提出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打造“日记教育”,形成人人写日记的校园氛围;因人施教,实现学生们个性化发展……崂山区育才学校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在家长圈里取得了傲人的口碑。学校教学楼里为学生精心打造了日记展示区、文化艺术长廊、脚尖上的文化长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在细微处去影响和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崂山区育才学校校长崔仁波如是说。

  “我们都有日记,自己写日记,爸爸妈妈写日记,老师写日记,我们校长也有日记。”走进崂山育才学校的教学楼里,首先你就会被日记展示区一本本装订成册的日记所吸引。在这里,有校长日记、教师日记、学生日记、家长日记等。这些日记大家平日里可以都可以翻阅,互动共享。校长崔仁波的日记手稿也已经装订成册,里边记录了他每天的日记心得,“我的日记主要是从专业成长、读书心得、教育教学反思、时政要闻等方面来写,通过写日记,发现各方面都有了提升,很多做人、管理上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崔仁波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学校里的教师们会写反思日记,学生们会写成长日记,家长们则要写陪伴日记。经过来这几年的积累,校长、老师、学生、家长们的日记已经摆满了展示区,师生、家长一起“绘梦育才”。而崔仁波采取“人人写日记”这一创新举措,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实时了解孩子和家长的想法,从而建立“为每个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民主教育。

  崂山区育才学校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却是重点打造的高起点学校。学校现已建成非遗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内有来自各个区市及学生捐赠展示的藏品,比如:老锡器、青花瓷、陶器、老油灯、织布机等老物件一应俱全,领孩子们增长见识。教学楼内每一层还都精心布局,设有“脚尖文化”长廊,里面摆放着学生去各地旅游带回来的当地特色工艺品,拍摄的照片,以及有意义的纪念品等,其中还包括学生自己写的游记等等,学校以此鼓励学生们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崔仁波还提倡家的文化,指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对初中叛逆期孩子束手无策,但作为长时间研究民主教育的专家,崔仁波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初中的孩子容易叛逆,“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家长陪孩子一起学习,与孩子同乐同悲,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每个学期两次聘请专家给家长讲课,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就是这个目的,学习永无止境,家长做表率了,孩子才能更信服。”崔仁波表示。

  “要注意这里的陪伴,并不仅仅是陪在孩子身边,而是要和孩子进行亲情沟通和亲子交流。”崔仁波说,有的家长认为学习就是一切,很少跟孩子交流学习以外的话题;有的家长自己整天看手机玩游戏,却让孩子埋头写作业……“其实,父母榜样的力量很重要,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在一旁安静地看书,在家里营造一种书香氛围。”崔仁波强调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心和陪伴,而不能用物质和金钱来弥补陪伴的缺失。

  “很多学生连握笔姿势都不对,但规范的行为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关键。”崔仁波说,崂山区育才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他从第一年招生的初中部学生中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好习惯是成功人生的重要基石。所以开学第一课就是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他还告诉记者,初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学校对学生人生规划的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育才学校开展“四个一”工程,即写一手好字,练一个好口才,写一篇好文章,炼一副好身体,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崂山区育才学校还提出了“托底培优”的教育策略。“托底”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优”就是培养优秀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实现优者更优。无论是学校的书法比赛,还是学校的合唱比赛,他从不主张挑选表现突出的学生,而是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孩子没有明显的优点,我们也要拿着放大镜找优点。”崔仁波表示。

   [编辑: 张雅雯]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崂山区 育才学校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