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学义
除去洪洞大槐树之外,青岛民间还流传着“祖先在云南”的说法。比如,在李沧区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家祖籍是云南的。”这一说法是否准确呢?
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多位知名专家,查阅了大量史料、族谱,资料显示李沧区最初的移民主要来自云南。云南移民在诸多行政村中超过了半数。与移民相关的还有很多故事与传说,引人入胜,也让人为之感慨、叹息。
欢迎广大读者参与,我们一起聊聊青岛人的祖先从哪里来,包括各个区市的居民的移民源头。
明初倭寇七次入侵青岛一带 在青岛市史志办《志鉴工作》2002年第3期上,有一篇岛城知名文史专家侯文程先生所撰写的《青岛地区云南移民初考》,其中称“李沧区由云南移民建立的村庄达半数以上”。在岛城文史专家那洪岐、杨惠春所写的《李沧区移民是来自云南吗?》一文中,则提出据史料记载,李沧区现有的53个行政村中,其中有29个村就是在600多年前从云南迁移过来的。
大枣园村的牌坊
为什么要从云南移民呢?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原来的区域内人烟稀少。从元朝末年开始,兵灾战乱接连发生,原有人口损失殆尽。第二,则是因为倭寇横行。从元朝开始,倭寇就时常侵扰沿海,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洗劫一空。明朝初年,倭寇又7次入侵青岛。当时的皇帝朱元璋坐不住了,于是他决心加强青岛地区的防御力量,设立卫、所,开始屯田。从洪武二十一年(1382年)起,青岛沿海设置卫、所,其中很多人就是从云南迁移而来。
即墨县志
这一部分人并非是少数民族,而主要是汉族。侯文程先生在文中写道:“青岛地区云南移民的祖辈都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农民,他们祖籍大多为安徽、江苏等地。青岛地区的某些方言、民俗与江淮地区极为相似。”当然,因为那些汉族人曾在云南生活过,甚至在当地结婚生子,妻子是云南当地人,也会带来一些与云南类似的风俗习惯。
部分居民小指指甲呈两半 在上世纪90年代 ,李沧区由原崂山区李村镇和沧口区合并建成。而在历史上,沧口地区又隶属于即墨县辖地,所以《崂山县志》和《即墨县志》的一些材料也可以说明李沧区的状况。
据《崂山县志》中的材料: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倭夷(日本人)入侵崂山沿海,居民多受其害。于是,朱元璋下旨命近海诸卫分兵讨伐倭寇。到朱棣当皇帝之后的永乐二年(1404年),在如今崂山区中韩街道设置即墨营,其中设两名把总,1000余名官兵,还筑有寨城1座,周长2华里。在女姑口有驻军一部。可见崂山 、李村一带移民大多是明朝派来驻守沿海一带或屯垦的军户。许多从征军士在当地安家落户、结亲、通婚,繁衍子孙后代 ,使得现居住地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据当地民间传说,凡是祖先从云南迁居此地的人,双脚小指指甲均为两瓣形状。
资料介绍,现居李沧区部分村庄的部分居民,小指指甲也确实呈两瓣。
族谱记载是从云南迁来 2008年,李沧区政协曾出了一本书名为《记忆中的村庄》,其中共写了60个村庄,包括现存的和部分已经消失了的。岛城文史专家刘锦女士就是当时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调查了26个村庄。她对记者说:“当时,大部分村庄中的老人和族谱上,都说是从云南迁移来的。”
倭寇在青岛一带横行
根据新编《即墨县志》记载,仅明代因建立卫、所和军屯而迁入的军户达7万余人,其中包括在沧口、楼山后、湾头、十梅庵、东南渠一带立村的林、张、赵、庄、王、蔡、宋等姓氏家族。而据《崂山县志》载,李村镇辖区的19个村庄(今属李村、虎山路、浮山路、九水路4个街道)均是云南移民。
如果说宏观的数字和材料有些抽象的话,那么各个村庄的家族史则更能体现当年移民的状况。
李钦堂研究过西南渠村的历史,撰文称,据历史考证,西南渠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相传村中的张姓祖先率先从云南迁徙至此栖身谋生,因村东北处有一土埠,所以起名叫安家(甲)埠。后因早年间连绵不断的战争,民不聊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所以村民期盼艰难早日离去,为追求这一良好愿望,又因为村南刚好有一水渠,遂改名“南渠”(谐音“难去”)。
也有村庄是从省内迁来 姜平秀、王珍亭曾撰文讲述过晓翁村的由来。其中称,晓翁村如今有传说和记载的有崔氏和王氏。《崔氏支谱》中记载称:“吾家相传云南籍,明初兄弟二人捧檄移来山东。先卜居於大翁村,后移居东南山村,又移居晓翁村。晓翁村者即吾本支所从出也。自始迁居於此,至今历有十八世,计聚族於阅斯六百余年。”而王氏则是三百年前从崂山东窑(登瀛)迁徒而来的。而在此之前,王氏的先祖从淮安府长途跋涉来到东窑。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东窑的耕地已不能满足需要,经过打探,再三比较,王氏族长派遣了十世长支孙落户到了晓翁村。
移民史也是血泪史
刘锦女士曾经多次前往大枣园,了解其村中历史。大枣园的历史最远能够追溯明代嘉靖年间。当时山东青州府临朐县礼让乡四泊社四甲棘林村的王景,迁徙到胶州朱阳社十甲等上村 。王景有4个儿子,分别是王核、王隆、王纶和王福。万历年间,王纶一家又迁徙到了即墨县汇海王家庄,而王纶的孙子王才富这一代继续外迁,来到了浮山所下辖的于家村旁,建屋耕地,人丁渐多,于是另起村名。因为祖籍棘林村,便将“棘”字由并列改为上下,叫“枣”(繁体)园村 。后来因人口又多,再分出一村叫小枣园,这里便叫大枣园村 。王才富被尊称为大枣园村的“始祖”。明朝万历七年(1580年)倭寇入侵浮山所一带,直逼大枣园村 。王才富全家及村民离村避难,躲进崂山的黄花洞中,因山高无路,倭寇不敢入山而退走。王才富等躲过劫难,回村重建倭寇烧掠后的家园。
刘锦女士当时也调查了石家村,这个村庄是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从云南迁至诸城,在二百多年前,又从诸城迁移过来的。
从这些村庄的家族史中可以到,从云南迁移到李沧的的确能够占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从其他省份以及山东省内其他地方迁移而来,包括一些就近迁移的,多种方式都有,是有据可考的。
民国七千满族人从青州迁来 20世纪初,也有很多工人从外地迁移到李沧来工作,这也可以看成是一次移民。那洪岐在《李沧区少数民族状况及其由来》一文中就介绍了部分满族人来青岛的移民过程。
清王朝雍正十年(1733年)派清八旗兵15000余人驻守山东半岛青州旗城,随即满族官员开始出没于青岛。辛亥革命之后,清朝遗老及文武官员来青岛寄居从业。到20世纪初,就有大量的满族百姓移居迁徒来沧口、崂山一带定居生活。在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日本商人在青岛开办了许多纺织工厂,需要大量的女工劳动力。日商发现满族妇女全是不缠足的“大脚板”,非常适合做纺织工人。于是,多次去青州北城(清朝在山东设的旗城)招收“养成工”(童工),进入当时的铃木丝织厂、大康纱厂、钟渊纱厂、大英烟草公司、四方工厂为最多。
为了反对日本厂商的残酷压迫,其中的一些满族工人还参加过1925年4月26日至5月29日青岛各纱厂举行的罢工斗争。1922~1930年,又有北京、山东青州北城等地的满族百姓被招募来青岛当学警及消防警察。随即其兄弟姊妹、亲戚朋友投奔来青岛找工作、定居、通婚结亲,繁衍后代。
关于这一段历史,岛城著名文史学家鲁海先生也曾提及,他说,光民国初期,从青州来的满族人就有大约七千人,包括舒、关、曹等姓氏。“因为满族人是天足,不缠脚。当时沧口有纺织业,纺织工人需要来回走,不缠脚的更容易干活。”鲁海先生说。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