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42岁的青岛啤酒二厂酿造部制麦工段长张云鸿,是一名陪伴着大麦一起工作了23年的制麦专家,他从最初一名“零基础”的实习生,如今已经成长为青啤公司的“金蓝领”,并收获无数荣誉。
制麦工段是啤酒酿造的第一道工序,也是酿酒工艺中的基础环节。麦芽的质量,影响着啤酒的质量。在长期的工作中,张云鸿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经验,来保证麦芽的质量。他还总结了“望、闻、咬、捻”四部曲,“‘望’,先仔细查看外表。麦芽大小、色泽均匀,有光泽,呈鲜艳的淡黄色为上乘;‘闻’,是闻麦芽是否香味浓厚,味道纯净才是啤酒原料的佳品。而要了解和判断大麦的内在质量,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咬’和‘捻’了。”张云鸿说,大麦“咬”起来粉状粒多,表明内含丰富的淀粉,同时也富含适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供酵母菌发酵时的营养需要。好的大麦在用手指轻捻时,麦芽疏松但是表皮不碎的才符合要求。如今,张云鸿能根据发芽过程中对芽叶长度、手感水分等的感官判定,预测麦芽生长趋势,及时调整后续控制,保证成品麦芽理化指标合格率100%。
工作中与麦芽“亲密接触”的张云鸿。
19岁进青啤,从一无所知的实习生到制麦贮选班长、制麦发芽班长、制麦刷洗班长再到现在的青啤二厂制麦工段长,张云鸿23年如一日,成为精益求精的麦芽守望者。麦芽水分含量波动0.01,就可能导致酿出来的啤酒不合格。“鸡蛋里挑骨头”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制麦工序的所有环节,他都没有放过。同时,张云鸿每天都想着怎样改进工艺,提升麦芽质量。2016年底,他为了提升干燥炉麦层的均匀性,他不畏艰辛地研究资料、反复调试设备,终于进一步提升了麦芽质量,还缩短了干燥周期,起到了节能减耗的作用。这些年,张云鸿始终保持着24小时通讯畅通,对于突发性异常,他都是第一时间找出最佳补救方案,将异常影响降至最低。
付出总有回报,张云鸿先后获得了山东省金蓝领、青岛市首席技师、青岛市技能工人先锋、青岛市技术能手等称号,2015年,张云鸿还夺得振超技能大奖。
从2015年起,张云鸿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青岛啤酒“技能大师工作室”首批大师,他把自己一身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团队和同事。在他的带领下,制麦工段荣获过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荣誉称号和先进班组等多项集体荣誉,并先后涌现出多名省市首席技师、突出贡献技师、高级技师和公司首席技能师等专家。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