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巧立名目 6000元手机贷滚成两万多债

2017-05-19 06:14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编者按

  5月12日,半岛都市报官方微博发出“身份证借给同学办贷款买手机 大一新生反成欠债人被坑跳楼”新闻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更有网友讲出了自己在校园贷重压下的焦虑生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类网贷平台巧立名目,各种“校园贷”风险不断积累……本报推出“网贷观察”专栏,欢迎读者关注“半解”参与式互动平台,说出您的故事或者看法。您也可以关注半岛客户端、微博“@半岛都市报”或微信公众号“半岛都市报幸福大青岛”留言参与。

  半岛全媒体记者 葛欣鹏

  就业大半年后,毕海军终于还上了校园贷款。2015年底为了一部iPhone6,他从“趣分期”上申请到了6000元额度,从每月1200元的生活费中挤出300元“填空子”。由于“来钱容易”,入不敷出时,他选择了下载其他贷款软件申请更多的额度,6000元手机贷一年半里“生”出了两万多元的债务。“我现在随便可以给你找出几个负债十万左右的学生”,校园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小齐为记者揭开了庞大受众的“冰山一角”。“我拿青春赌明天,奈何今天已被骗”,有网友评论称。

  

某网贷平台从业者小齐提供的学生借贷记录。



  ■案例

  最怕逾期后的服务费


  “2015年正是校园贷最火的时候,几十家网贷平台拥入学校”,和很多同学一样,毕海军拥有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电子产品。

  问题很快出现,发现每月入不敷出的毕海军不得不下载其他贷款软件申请更多的额度,“没办法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本金、利息,最可怕的是逾期以后的服务费”。有一次忘记还款的毕海军收到对方的短信,“一下要交200多元的逾期费,还要停止对我的放贷,而这个时候另一个平台生息金额也出来了,我的生活费还这些钱都不够,只能以贷养贷”,当自己的还款数目突破两万、各种催债信息狂轰滥炸的时候,毕海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2016年3月,郑州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在校大学生因债务缠身无力偿还跳楼自杀,成了校园贷第一个“牺牲者”。今年4月11日,厦门华夏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自杀;5月6日,江西省工程职业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跳楼身亡,死因还是源于校园贷……

  毕海军也曾一度陷入惶恐。“真的快要奔溃了,还款的那段时间里满脑子都是债务,不敢告诉同学、更不敢告诉家长,为了省钱隔绝了一切社交,课也没心思上,每天只能待在宿舍里打游戏”,这样的生活让他几近抑郁。幸运的是毕业后他顺利找到了工作,还清了债务、避免了悲剧。

  ■算账

  贷款年息高达70%


  校园贷缘何成为洪水猛兽?一方面源于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担任过两年大学班主任的青岛某高校一名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对消费的控制力不足,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越加难以控制”,她甚至看到有的大学生用贷款去赌球、买彩票。

  在校园网贷平台从业多年的小齐给记者看了一份学生的借入记录,涉及到全国范围内多所高校:“现在很多学生都有借款,还有一些控制不住自己的,以贷养贷,越陷越深,我现在随便可以给你找出几个负债十万左右的学生”,在他印象中,见过金额最多的有五十万,本金可能只有十几万,剩下的全是利息。

  小齐直言,“贷款以后,有的学生能好好使用,把自己玩死的也很多,职业学院情况尤其严重,从业这么久,倒从没见过清华北大的学生来借钱”。

  校园贷的利息到底有多高?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曾做过一份调查,“一般小的校园贷平台,利息按日计取,多在0.1%~0.2%之间。综合算起来,等额本息还款下来年息高达70%”。

  根据我国民间借贷规定,年利率不应超过36%。针对记者的这一疑问,薛洪言表示,多数平台不会公布年利率。另外一些校园贷平台主打“分期零息”概念,还会按月收取分期服务费(偷换概念)。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费用,就是所谓的逾期费率。根据融360的一项调查,超过55%的大学生分期平台逾期日费率为1%,最高的日费率达到了3%,逾期100天,欠款就要翻倍。这种情况下,学生一旦逾期就要尽快还清,否则就会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刚毕业的张丽展示所谓“培训贷”的还款记录。



  ■变种

  培训贷瞄准应届毕业生


  数据表明,2014年至今,随着监管的加强,校园贷业务也经历着洗牌或良性退出的过程。去年9月5日,“趣分期”停止校园贷业务,9月9日“佰仟金融”下线学生分期产品;10月初“壹宝贷”退出校园贷市场,10月11日“我来贷”宣布关闭。

  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贷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但随之校园贷又迎来了新变种,打起了擦边球,其中最具有迷惑性的就是“培训贷”。

  就在几日前,毕业后来青岛找工作的张丽向记者投诉,“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涉嫌培训诈骗,面试后对方告诉我们可以跟项目组老师实习,考核通过后直接进入中软工作,或者推荐进入其他公司”。

  后来,张丽和其他二十几名面试者被安排到一起学习,“跟说好的实习完全不一样,就是讲些毫无实用价值的内容”,并且公司以各种名义收集了张丽等的身份证、毕业证等信息。

  当贷款平台将19800元的贷款金额发给张丽的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被办理了贷款,在跟公司、警方、工商部门等多方协调未果后,张丽他们只能每月自己负担还款,“以为是在面试,其实是在给我们申请贷款;说好的免费培训,最终贷款却要自己还”。

  网贷平台从业者小齐告诉记者,“这些培训机构就是瞄准了一年一度的求职季,专门钓那些压力很大的应届毕业生”。据小齐介绍,还有一些培训公司想方设法进入校园,或通过问卷调查、或开设讲座、或以招聘为由,用言辞厉语攻陷学生的心理防线,使其意识到就业压力并怀疑自身能力,然后顺势建议培训。“当学生想参加培训却又因资金而犹豫不决时,培训机构顺势建议,通过贷款平台申请培训费用,或诱导他们申请贷款”。

  对于五花八门的岗位要求,培训课程的价格也参差不齐,应聘者缴纳的培训费用并不便宜,学费通常是一万到两万,年利率大多在15%-25%之间。如果想要中途退出,往往需要向公司缴纳20%的违约金,有的违约金甚至高达培训费用的40%。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21CN聚投诉上,自去年6月份开始,来自北京、上海、吉林、湖南、成都、江苏等各地的培训贷受害人发起了近百起投诉,大部分受害人遭遇的骗局均遵循“招聘、培训包工作、免息贷款”的模式。

  而且,多个培训机构在提出贷款之前,先以“发放补贴、工资卡”等名义,收集了受害人的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并且要求受害人安装相应网贷软件,并认证、绑定。在QQ群查找中输入“培训贷受骗”,会出现几十个群,其中一个成立于2016年5月的QQ群中,超过470名受害人,受害人统计出的不良培训机构超过50家。

  ■延伸

  针对年轻人的花样贷款


  “除了针对学生群体推出的项目,还有针对女孩子的美容贷,针对刚入职人员的发薪贷等等”,小齐告诉记者,只要有需求,都可以从网贷平台获得“支持”。

  采访中,网友小何向记者描述了自己的遭遇。“我的鼻梁太低了想调整一下,于是联系了一家整容机构,他们给出了3000元的要价”,可由于刚刚参加工作没那么多积蓄,她又不想告诉家里人,于是整容机构帮小何联系了一个名叫“么么贷”的网贷平台。

  “美容院称他们和这家网贷机构有长期合作,贷款的事情由他们帮忙处理,我提出了分六期支付,但美容院没经过我的同意擅自改成了三期”。一气之下,小何决定取消在这家美容院的整容计划。

  可时间过去一月之久,整容机构不但没有帮小何取消预约,反而坚持要收取15%的取消手续费。而“么么贷”那边借款已经生效,“每天发微信、短信催款,并且进行恐吓,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小何想报警备案,但又不想事情闹大,陷入焦虑之中。

  和小何一样,网友“莫丽”正陷入发薪贷风波,发薪贷即现金贷,“就是小额短期贷款,短期周转十天半个月,发了工资就还了”,莫丽介绍。“我一般是每月20号还信用卡,公司15号发工资,有一次工资发放延迟了几天”,因此无法还款的莫丽从一家现金贷平台上借了2000元,“日利息大概是1.5%,利息虽高但我想最多也就用一周”。

  后来因为家里临时有事,莫丽推迟了几天还款,“却被通知单逾期费就有1000多元,我提出异议后,他们威胁我说会进入征信记录,而且警告我费用只会越拖越高”,无奈之下莫丽只好借钱还款。

  “这些针对年轻人的贷款项目本质就是:我拿青春赌明天,奈何今天已被骗”,一位网友如此评价,适当的超前消费无可厚非,但是网贷平台正是瞄准了这一痛点,设置的可能是一个无底洞。(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毕海军、张丽为化名)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校园贷 手机贷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