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鑫鑫 徐军
进入6月份,随着高考和中考的临近,广大考生为备考而复习冲刺,身体及心理压力都较大,不少考生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为帮考生正确面对高考,树立平稳的考前心态,6月2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专家,请专家为考生和家长支招。
不久前,一位考生来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寻求帮助,“在高一、高二时我上课听讲认真,考试成绩相当理想,成绩总是在班级前几名之内,自己对将来的大学也充满期待。但在高三后慢慢成绩就下来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晚上睡不好觉,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尤其临近高考,自信心不足,一到学校就感紧张,整个人全乱了。”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李玉焕指出,该考生在平时学习成绩很好,随着学习压力增大以及高考的临近,让她产生了强烈的“成就焦虑”。所谓的“成就焦虑”就是在取得很好的成绩后,十分担心自己不能再取得更好的成绩或是将这种优秀保持下去,从而感到忧虑,出现紧张、害怕的心理情绪,而越是紧张和在乎却反而越不能专心的学习,越不利于优秀成绩的产生。于是在出现成绩下滑或退步后,她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慌情绪,进而演变为焦虑甚至是厌恶。
那么这种情绪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李玉焕介绍,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好、心理素质欠佳的学生常常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这类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一心期望在考试中继续获得佳绩,但是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体验到了羞愧、失落、自卑、自责等等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却又产生了连带效应,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自我意象应是完美无缺的,如果发现自己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或是无法将一些事情做好,就会影响他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使他对自身产生怀疑,自信心造成却成缺失,从而变得敏感和自卑,产生强烈的焦虑,最终可能会使其丧失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李玉焕表示。
高考就在眼前,对于这类焦虑的学生,李玉焕建议,家长首先应该为其减压,帮其卸掉沉重包袱,甩掉一切无用的顾虑,让他们能在放松的状态下迎接考试;其次,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学会分析自己在环境中地位的变化和角色的转换,帮助其树立自信,使其能更好地面对现实,做好心理闲适;另外,家长自己应该谨防“考试焦虑”的产生,以免增加考生的“考试焦虑”。
为了更好的帮助考生及家长,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将于6月3日9:30在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安徽路32号),举办“轻松面对考试”的考前公益辅导讲座,心理专家将现场为大家讲解应对焦虑的方法,欢迎感兴趣的考生及家长前来聆听。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