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6700余社区村庄已建成临时应急避难所

2017-06-06 07:05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鲍福玉

  发生地震,应急救援队1小时内即开赴灾区,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每个区(市)完成1个测震台的建设;6700余社区村庄建成临时避难所;6月5日记者从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动员大会上获悉,目前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工作稳步推进,下一步本市还将继续推进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每个区(市)完成1个测震台建设

  2017年1月16日,本市出台了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3月,本市对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8类95项指标体系,进行了责任分解,并于2017年4月,召开了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全面进行了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提报内容、格式、工作程序、完成时限,创城工作稳步推进中。

  目前,本市已经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同时每个区(市)完成1个测震台、1-2个数字化前兆监测站(市内三区除外)和2-3个强震动台的建设任务;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完成建设1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1处灾情速报点,1-2处地震宏观观测点(市内三区除外),配备防震减灾宣传员、灾情速报员、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任务。完成城区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工作。中小学校、医院、交通、水利、供排水系统、燃气、热电等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加固工作稳步推进。

  应急救援1小时即开赴灾区

  同时,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非重大建设项目,地震部门对外公布地震技术参数,对于重大建设项目,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推进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严格执行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确保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全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地震应急救援和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依托市公安消防部队成立了共1500人的青岛市应急救援支队;建立了以武警青岛支队官兵为骨干力量,由地震、通信、医疗、建筑结构、装备保障等共117名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青岛市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区(市)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10支共552人、志愿者救援队10支共930人;具备1小时开赴灾区的能力,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在24小时内可以得到妥善安置。

  社区和村庄有了临时应急避难所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度化。利用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固定避震人均有效避难面积达到2平方米,紧急避震人均有效避难面积达到1平方米;每个区(市)完成建成1处综合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每个社区至少建成1处临时应急避难场所的任务。“目前本市6700余个社区和村庄都已经有了临时应急避难场所!”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和地震突发事件新闻宣传机制。编制年度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推进科普教育网络化、信息化、阵地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普及;组织“防震减灾开放日”活动和地震系统应急演练;每个区(市)建设1处省级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基地工作;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六进”活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有效;开展中小学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部达标。

  此外,中国地震局青岛防震减灾市级示范中心项目进展顺利,下半年将投入运行。运行后,将承载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科技推广和科普宣传教育等功能。

  将加快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据介绍, 下一步本市还将继续推进区(市)“六个一”工程建设;推进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莱西体育中心国家一类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善相关避难场所标识配置和加快推进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其中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包括,建设洞体地震观测系统;建设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和建设本市地震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大震或有感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进行烈度速报,为地震应急反应决策、震害快速评估和震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借助国家、省地震预警工程建设,配套建设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为交通、电力和燃气管道等重要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提供技术支持,为地震应急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编辑: 焦琳]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