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均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 去年151万人脱贫

2017-06-07 06:29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

  6日6日,山东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省经信委副主任王信介绍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五年以来全省经济转型升级重大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据介绍,五年来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我省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8.7%,山东生产总值已达到6.7万亿元,约合1万亿美元,而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达到10193美元。山东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平均每天诞生企业1425户。

  全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山东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成就首先体现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介绍,大幅提升突出表现为“两个1”:第一个“1”,即生产总值达到6.7万亿元,约合1万亿美元;第二个“1”,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达到10193美元。

  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4年突破了五千亿,达到5027亿元,去年为5860亿元。

  山东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五年来,山东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农业49个、工业22个和服务业“17+6”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016年的7.3:45.4:47.3,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农业方面,2016年,一产增加值4929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产量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940亿斤,稳居全国第三位。农产品出口1075亿元,占全国的1/4,连续18年领跑全国。”张新文说,工业方面,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600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145家、过1000亿元的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服务业方面,2016年实现增加值3.17万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居全国第三位,拉动生产总值增长4.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5.3%。目前,服务业吸纳了全省70%的新增就业,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就业蓄水池。

  平均每天诞生企业1425户

  五年来,山东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张新文介绍说,山东深化简政放权,加大“放管服”力度,连续两年修订省级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共取消和下放核准、备案事项62项,下放率超过一半,向着审批少、效率高、环境优的发展机制稳步迈进。2016年年底,实有市场主体达到710万户,居全国第二位,平均每天诞生企业1425户。全省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取消各类公务用车6万辆,压减率48.2%,节支率14.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水平,制定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7项重点任务和40条政策措施,“三去一降一补”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张新文说。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02%

  山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张新文介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各类经贸园区8家,累计投资23亿美元,开通了4条国际货运班列和5条洲际直航航线。2016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3.5%,进出口、进口、出口额增速在外贸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均位居第一,对外投资合作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山东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张新文说,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黄三角农高区两大国家级创新区加快建设,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获批。

  山东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0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增幅位居全国前列。

  山东17市全部通铁路

  山东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张新文介绍,山东编制实施全省交通、能源、水资源等中长期规划,济青高铁、鲁南高铁、海阳核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形成了全省长远发展的坚强支撑。

  加快“两网两通”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全省快速铁路网规划,境内京沪、京九、胶济、青荣城际等铁路纵横贯通,铁路通车里程达到5410公里,实现了17市全部通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10公里,覆盖全省96%的县(市、区)。

  合理配置港航资源,实现了港口功能差异化发展,沿海港口吞吐量14.3亿吨,是北方唯一拥有三个过亿吨大港的省份。

  民生支出比重达到78.9%

  山东下大力气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8.9%。张新文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012元和13954元,城乡收入比为2.44:1,不仅优于全国的2.72:1,也优于主要的经济大省。

  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连续12年“双过百万”,2016年新增城镇就业1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2012年以来,累计开工各类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02万套,基本建成(竣工)148万套,连续5年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016年全年脱贫151万人,超额完成年度120万人脱贫目标,今年将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全省工业利润居全国第二

  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比全国平均增速快0.8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万亿元,是2011年的近1.5倍,占全国比重从2011年的12.15%增长到13%;实现利润8643亿元,在采掘业利润比2011年减少1000多亿元的情况下,山东省工业利润占全国比重没有下滑,仍高达12.56%,居全国第2位;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38.66万元/年,同比增加8.99%,绝对额居全国首位。

  目前,工业领域拥有全国驰名商标523件、著名商标2739件、山东名牌1406个,分别占全省的96%、92%和99%。

  49家企业进中国企业500强

  王信表示,全省规模以上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达到23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0亿元,居全国第2位。近两年,我省有14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15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山东推动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能力,目前全省已改制企业8017家,完成目标进度的22.6%。2016年,全省共有49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76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数均居全国第2位。

  

制图/张怀博



  ■ 解读

  从“两个70%” 看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如何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说,作为山东来说,新旧动能转换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山东有“两个70%”: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两个数字说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任务是比较重的。

  张新文表示,“新动能”不是“新兴产业”的同义词。新动能既来自于新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来自于“老树发新芽”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对山东而言,就是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做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两篇大文章。山东要聚焦代表山东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十大产业,也就是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信息产业、能源原材料、海洋经济、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医养健康、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构建全省新动能的主要载体和主导力量。

  一方面,山东要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这是培育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有的新兴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具规模,要掌握核心技术和领先标准,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和更大集群方向发展。有的正在蓬勃兴起,要完善支持政策,审慎监管,在产业化和标准化上取得突破……另一方面,山东要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这是培育新动能的基础,也是山东的看家本领。有些传统产业集群规模大、技术积累广、产业链条长,要整合资源,统筹布局,向价值链高端进军。有些传统产业产品品位偏低、深耕潜力较大,要加快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促进供给水平整体跃升。还有一些属于“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产业,对这些产业要更多地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强化质量标准约束和资源环境倒逼,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