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打造脑卒中1小时急救圈 救治网络覆盖六区四市

2017-06-19 06:11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鑫鑫

  卒中4.5小时急救率,青岛不足10%,现状堪忧。6月18日,青岛市卫计委、市脑卒中质控中心、市120急救中心联合首次发布“青岛市急性脑卒中溶栓地图”,由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大附院、市中心医院、市海慈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黄岛区人民医院等21家医院联合参与,与“120”急救院前救治体系结合,在青岛六区四市形成覆盖900多万人口的脑血管疾病快速救治网络,脑卒中黄金1小时急救圈初具规模。

  ■现状

  4.5小时急救青岛不足10%


  脑卒中也称脑血管疾病、脑中风,是目前我国致死率和致残率第一的疾病。《青岛市2015年脑卒中监测分析报告》指出,青岛市约有10万人患脑中风,脑卒中发病率为266.52/1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2万例,发病后死亡9千例,死亡率为115.97/10万,报告病死率为43.51%,随着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这一数据还将变得更严峻。

  在青岛市卫计委领导下,由市立医院领衔的“脑卒中质控中心”联合120医疗急救中心,曾对青岛市六区四市相关医疗机构的“溶栓、取栓”展开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本市目前脑卒中发病后,在黄金4.5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的病人不足10%,很多人发病后不能被识别,不能被及时送到有急救能力的医院,存在极大的送诊误区。

  有研究表明,对于急性脑卒中病人来说,同样的疾病,不同的时间,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如果缺血的脑卒中病人,每耽误15到30分钟,病人受损血管供血区域,愈后良好的可能性就会下降10%;如果发病后5小时内获得救治,早1分钟获得血管再通,病人的无残障生存期,就可能增加一周。

  ■措施

  打造“黄金1小时”急救圈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60%至80%,如果脑组织的血供中断,每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每耽误半小时抢救,就有大约12%的患者失去恢复的机会,致残率及死亡率将大幅提高,在发病3~4.5小时内,通过溶栓或介入取栓早期开通血管,是决定脑卒中患者生死存亡的关键。”市脑血管病质控中心主任、市立医院副总院长、神经内科主任谭兰教授介绍说。

  时间就是大脑!青岛市卫计委、市脑卒中质控中心、120医疗急救中心联合创建了“急性脑卒中溶栓地图”,覆盖各县市区21家溶栓医院的院前和院内脑卒中急诊快速救治网络揭开面纱,青岛市脑卒中“黄金1小时”急救圈正式建立。  

  “地图”的建立,旨在发现疑似脑卒中患者时,能第一时间通过120急救系统转运至溶栓医院,溶栓医院通过高效快速的卒中绿色通道,为适合的患者开展静脉溶栓,并将需要进一步取栓治疗的患者转运至上级医院。

  ■流程

  绿色通道提到院前急救


  “急性脑卒中溶栓地图,可以让老百姓明确了解距离自己最近的、能够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和动脉取栓的医院。只有在发病后,第一时间迅速呼救120,快速转运至有条件诊治的医院,专业医生才能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尽快救治,降低残死率。”谭兰强调。

  记者了解到,当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首先会进行预检评估和现场抢救,途中进一步监护检查、初步预评分及分诊;同时,病人的院前病情评估信息,以及车辆轨迹、患者病史及现状等信息,会在第一时间传至医院的急诊分诊台和卒中救治中心。院内医护人员在实时了解上述信息的同时,可以同步做好急诊接诊准备,将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提前到院前急救;同时,120急救中心也可以了解联动医院的急诊抢救室资源占用情况、手术室占用情况、ICU床位开放,以及影像和特殊用药占用等情况,让病人的分送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因扎堆延误救治。

  卒中患者送达急诊之后,采取一站式服务,简化挂号、初诊、分诊、检验、影像检查、取药、交费、治疗和会诊等许多环节,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急诊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医学科、影像、药剂和导管手术室等多学科联动,争分夺秒,协同治疗,为卒中患者争取最好的愈后。

  需要注意的是,静脉溶栓并非人人适合,它存在相对禁忌证。高龄;轻度或正在改善中的卒中症状;严重卒中或昏迷;近期大型手术;未受累血管动脉穿刺;近期胃肠道或泌尿生殖系统出血;首发症状为癫痫;近期心肌梗死;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性损伤,这些患者相对风险较高。在选择医院时,患者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自选医院。

  ■提醒

  “120法则”识别早期脑卒中


  在急性脑卒中的救治过程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家属知情同意的决策速度。“一旦发生脑卒中,一定要尽快送往有急救能力的医院,迅速进行规范救治,而不是留在家里自己观察,更不是反复找亲朋好友磋商,贻误战机。”谭兰教授提醒大家,只有在急救时间窗内,有效开通“罪犯血管”,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在中国,卒中发病率、死亡率不仅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出许多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抽烟、酗酒、肥胖、缺少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比例较高,请大家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谭兰教授特别强调,很多基础疾病的低控制率,也让医学专家忧心忡忡,比如,虽然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或者根本就不按照医嘱吃药,这些基础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最终必然会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高发。  

  市120急救中心主任盛学歧也指出,40至50岁是脑卒中的发病高峰,然而,青岛曾经接诊过一例15岁的脑卒中患者。该病除了与高血压有关,高血脂、易怒易紧张等不良情绪也是高危因素,就发病来看,男性多于女性,城市略高于农村。为此,他也建议大家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定期体检。

  此外,盛学歧还教大家一个识别脑卒中早期的简单记忆120法则:1看1张脸,即口角歪斜不对称;2查2只胳膊,即平举胳膊单侧无力;0听语言,即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计划 建立青岛卒中专病数据库

  谭兰教授表示,青岛市“卒中溶栓地图”是青岛市民今后卒中诊疗的“指南针”,也是本市从事脑血管病救治的医护人员的一个法宝。“120急救中心将与溶栓医院,携手共建统一的卒中标准化电子病历。各医院要定期上报接诊的卒中病人总数,每一例溶栓病人的救治信息,都会及时上传到脑卒中质控中心,将为脑卒中患者的转诊、康复提供信息共享。”盛学岐说。

  记者了解到,青岛21家医院将共同建立起“卒中单病多院联合诊疗模式,脑卒中区域防治网络”,并直接对接国家卒中防治工程筛查平台,与卒中筛查系统信息共享。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针对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逐项筛查,跟踪病源,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健康管理干预。

  另外,青岛市卒中学会专家组还可以通过业务数据化、病历标准化、分类专病化构建成起青岛卒中专病数据库,为本市的卫生决策、临床质控、科研创新和公众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持。今后,本市的卒中急救,也可以根据大数据提供的各医院的运行情况,适时调整,最大限度保障民众的健康。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