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报道
半岛都市报6月19日讯 19日,由中科院海洋所组织召开的“深海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成果推介暨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对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系统进行了发布,标志着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正式开始了共享。科学家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即可实时掌握深海大洋的动力状况,对深海数据的查看模式从“录像回放”变成了“现场直播”。
据介绍,2016年底,中科院海洋所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首次实现了深海数据的实时化传输,截至目前,深海观测数据已成功连续实时回传190余天,包括从水深400米至4000米的海水温度、盐度、环流、回声强度等各方面的详细数据信息,并创造了国内外有明确文献记录的实时获取深海数据的最长工作时间,意味着深海数据的实时化传输已经进入了稳定运行阶段。
同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方签署了“西太平洋深海实时化潜标观测数据使用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各自在相关领域的优势,对深海实时化观测数据进行了拓展性应用,加速我国海洋与气候预报和环境保障业务系统的建设步伐,更加有效地将观测结果应用于海洋环境预报和安全保障领域。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