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实习生丁文娴 通讯员 吕林 刘庆
一组数字告诉你崂山新兴产业发展的迅猛之势:目前崂山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0家,居全市第二;2016年崂山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9.11亿元,增长2.6%,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2.2%,较上年高约15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越来越多的崂山企业在国内外重大舞台上亮相,而它们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更庞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让崂山区成为充满创新创业活力之所在,而“5+1”产业体系的提出,更是让崂山犹如日出海上,蓬勃着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力量和希望。
青岛国际创新园二期规划效果鸟瞰图。
黑灯工厂,助力智能制造 “黑灯工厂”越来越被人们所提及,尤其是在智能制造不断普及的当下,摆脱人工束缚、完全由机器人完成作业的黑灯工厂被竞相追逐。而青岛海通胜行智能科技公司所生产的智能叉车机器人,越来越成为“黑灯工厂”的标配。
来到崂山区院士智谷,青岛海通胜行智能科技公司就在这里。目前公司专注于工业物流中的机器人范畴,尤其是叉车机器人的生产研发,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仓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智能物流体系。
海通胜行的调试车间也在这里。车间位于一楼,进门右手边便是两列橙蓝相间的货架,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大小纸箱,一辆黑色的机器人叉车正穿梭其间,侧面“PEPLINK胜行”的标志十分醒目,操作人员正对其进行着功能调试。
虽然名为“机器人”,这些庞然大物看上去可一点都不像“人”。对此总经理孙福斋解释道:“什么是机器人?通常的定义是有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类似人的感知器官、大脑和手脚,而并不一定要具备人的形状。工业领域关注的重点不是形态上的相似,而是要适用于特定场景的应用。”
借助于叉车机器人,传统物流环节中的入库、出库、货物管理等都可以实现完全“无人化”,由此诞生了“黑灯仓储”“黑灯工厂”等新名词。“‘黑灯’就是无人化的证明嘛,有人你总不能关灯吧?”孙福斋笑着说。
目前海通胜行的客户还包括京东方、大润发、联合利华等大型企业,“基本都是行业前三名,”孙福斋自信地表示。关于未来,海通胜行将加紧市场开拓的步伐,考虑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设分支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借助政策“东风”,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政策引路,形成创新洼地 海通胜行正是崂山区新兴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我们之所以选择这里,崂山区政府的助力起到很大的作用。你看我们的办公环境还不错,还有一些产业扶持政策的解读和争取,都得到了崂山区政府的支持。”孙福斋如是说。
对山东而言,要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做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两篇大文章。增量崛起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有重要意义。如今,崂山区将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崛起、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之下,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向这里汇聚,形成创新洼地效应。
在崂山,有这样一家从事农业育种技术转移服务的企业,通过给科学家和种植户之间“当翻译”,将原本束之高阁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商业化育种。这家名为青岛创世种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初创企业,手中掌握着世界顶尖的生物学科学家资源,以及遍布全球的育种“朋友圈”和营销网络。韩国的南时春就是它的客户之一。南时春是一个西瓜育种家,2017年让他最期待的莫过于他果园里新的西瓜品种。这一西瓜品种依托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的EMS诱变技术,将具有抗除草剂的属性。按照预计,这种西瓜在欧美国家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亿美元。
创世种子可以说是一个育种领域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它的模式说起来简单,通过打造商业化育种平台,连接种子用户与生物技术科学家,实现高效商业化育种。但这其中每一步都需要有庞大的资源和高精尖的技术储备。
前不久,创世种子在杭州、深圳参加路演,这一商业化育种平台模式引起了十几家投资机构的兴趣,最后其与几个投资人签订了A轮数千万元的融资协议。按规划,该公司将在全球布局育种站点,对个人育种家和小型公司通过收购的形式,纳入公司体系,相当于在世界各地开发属于自己的“试验田”;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招募50个有影响力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每人手下需掌握着50~60家种子零售商,如此一来,公司轻而易举地编织出一张覆盖3000个零售网点的营销网络。
从2018年开始,该公司预计将进入成长爆发期。这将是一个怎样庞大的市场呢?有数据统计,中国蔬菜种子行业2021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30亿元,创世种子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到2021年总体实现销售规模达到2亿元以上;成为中国顶级的蔬菜种子育种机构,拥有全球第一的优质蔬菜种子基因库。
找准痛点,立于不败之地 从崂山区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人”来看,他们对细分市场的深耕特点越来越明显,这些企业以前瞻眼光发现社会刚需,提供精准服务,打造崂山智慧企业的发展之本。
崂山巨峰创业大厦就汇聚了一批这样的企业。入驻该大厦的一家名叫爱本地的互联网易货平台日前宣布步入“快速增长期”:一年时间,注册商家超过2000家,业务覆盖沈阳、大连、郑州等十个城市,每月平均交易额达1200万元;预计明年,平台的注册会员达到1万家,每月平均交易额度将破5000万元。
在这个平台上,一切都是新鲜的:果汁可以换建材,餐饮可以换广告宣传,调味品可以换房子……其创始人聂顺海告诉记者,这些看上去行业相去甚远的易货场景都曾在青岛爱本地APP平台上上演过。在移动互联网的加持下,聚合了大量产品和服务资源的爱本地平台满足了企业“N对N”的多边易货贸易,小到柴米油盐,大到房子车子,如今企业主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在平台上换到企业所需。
这个APP就像刷朋友圈一样,可以看到每家注册企业上传的易货产品和服务,并标注有明确的易货数量和价格,有易货意向的双方可以在平台上私聊达成共识,并通过平台支付交易,“平台接入电子结算技术,当某个企业卖出20万元的产品时,即可在平台上获得等值的20万元易货额度,也就意味着该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再任意选购价值20万元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一个无现金的消费闭环。”而在以物易物的闭环消费过程中,添设了社交功能,这也是其最大的创新之一。
平台打造,发展后劲强大 7月6日,在崂山区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智能交互论坛上,多位院士大咖让论坛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焦点。而像这样的高端产业论坛,如今已成为崂山区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常态”。今年以来,崂山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组织举办高端论坛和学术研讨活动,聚拢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科研人才,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集聚崂山;一个个大项目和空间载体的加速崛起,让崂山的智慧产业后劲儿十足。
2016年4月27日,株洲路片区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集中启动,共集中启动项目20个,总投资约30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项目涉及智慧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总投资10亿元的滨海大数据中心项目建成后,设有1万组机柜,可承载15万台服务器,成为北方最大的云计算中心,阿里巴巴、百度、新浪等均将崂山大数据中心作为中国北方的主要节点辐射全国。
而崂山区科创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占地187亩、配备13座楼宇的青岛国际创新园二期目前已经基本完工。这里马上将建成智慧产业园、大数据云创中心、智能硬件大厦、未来网络大厦、VR大厦等特色楼宇群,形成“一楼一产业”、“一楼一园区”的产业布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创新创业核心区。
如今的崂山,创新元素汇聚吸引了北航青岛研究院、青岛歌尔长光研究院、斯坦福大学磁性纳米技术中心自旋传感器联合实验室等一批“源动能”,一批智慧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实验室相继落户崂山,加快科研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同时,也让崂山成为引领智慧产业创新潮流的焦点。
今年崂山区还提出了在青岛中央创新区重点构建“5+1”产业体系,旨在打造崂山新旧动能转换的驱动器、主阵地。其中“5”,就是打造智能制造、智慧产业、虚拟现实、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五条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1”,就是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这也为崂山拉升新动能提供了强大后劲,宜居宜业的山海品质新城喷薄海上。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