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近期组织编制了《全国海堤建设方案》,对我国海堤建设中存在的工程体系不完善、建设标准较低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山东、辽宁、河北、天津、江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布局建设。
《方案》提到,在黄渤海沿海地区,将山东省重点发展区域——“蓝黄两区”作为海堤建设重点。
山东地处黄渤海沿海,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入海泥沙多,沿海多为冲积平原,海岸地势平坦,海滩平宽,潮水涨落影响范围大,海堤保护面积宽阔;海堤护面大多采用干砌石、浆砌石或灌砌石,堤顶及后坡大都未做防护,对于风浪较大的局部海堤,采用四角空心方块或栅栏板护面并设有防浪墙。
目前海堤建设情况怎么样?
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建成海堤1.45万公里,沿海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了防御20年一遇以上台风风暴潮的抗灾保障体系,上海市防潮标准达到100~200年一遇,其他重要城市重点堤3段防御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以上,其余大部分地区防潮标准仍不足20年一遇。
新的建设标准有多高?
按照《海堤工程设计规范》选定海堤工程的防潮(洪)标准,特别重要城市防潮(洪)标准200年一遇,重要城市100~200年一遇,中等城市50~100年一遇,其余大部分地区20~50年一遇。
台风的危害有多大?
台风灾害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每年的5~12月都可能有台风登陆,但主要集中在27~9月。台风受灾地区主要在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和广西等沿海地带,少数登陆浙江、福建后北上或转向移入黄海、渤海的台风对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等省市也会造成灾害。
台风灾害影响包括狂风引发的风灾、暴雨造成的洪涝以及风暴潮、海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往往造成沿海地区重大经济和人员损失。台风过境期间常出现较大范围大暴雨,台风风暴潮遭遇江河洪水入海,进一步加剧潮位抬升,与海浪共同作用下对海堤产生严重危害,极端情况下导致海堤溃决或漫堤,堤后陆域遭受洪水淹没。
有哪些建设重点
黄渤海沿海地区重点推进辽宁省沿海产业基地、河北省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天津市滨海新区、山东省重点发展区域的“蓝黄两区”及江苏省重要城市等区域海堤建设。东海沿海地区重点推进上海市长三角经济圈、浙江省钱塘江两岸、象山港保护区、台州湾保护区、乐清湾保护区、舟山群岛保护区及福建省的部分重点城市及大部分乡镇等区域海堤建设。南海沿海地区重点推进广东省珠三角经济圈、粤东及粤西、广西沿海主要市中心区及部分乡镇、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等区域海堤建设。
建成后有啥大不同
《方案》实施后,全国海堤总长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海堤达标长度将达8542.4公里,增加2360.6公里,海堤达标率将由现状的42.5%提高到57.1%,沿海地区防潮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
《方案》实施后,可保护沿海重要城市、重要经济开发区域以及6914万人、7104万亩耕地防潮安全,有效减轻保护区内台风风暴潮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海堤建设还可以与公路、林网建设结合,建成“带、网、片”结合的防护林工程体系,使海岸形成10~50米宽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