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告捷! "向阳红01"成功投放白龙浮标(图)

2017-09-13 07:2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工作人员准备将浮标投放水面。



  

浮标成功投放水面。(图均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提供)



  半岛全媒体记者 韩小伟 实习生宫优美 通讯员 孙吉强 报道

  半岛都市报9月12日讯 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科考船——“向阳红01”8月28日从青岛起航,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9月12日半岛记者获悉,此次环球科考首战告捷,9月8日在布放极限情况下成功投放白龙浮标。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10年开始,在印度洋东南部区域(100°E,8°S)投放点开始布放白龙浮标。该浮标不仅可以观测海表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雨量、长波和短波辐射等大气要素,还可以实时采集海洋表层至深层海水温度、盐度、海流、溶解氧等重要海洋参数。浮标团队对该站位每年维护一次,2016年布放的白龙浮标已经工作接近一年,因此需要回收维护保养,并保持站位观测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据了解,布放白龙浮标是这个航次的第一个定点作业任务,在“向阳红01”船到达印度洋的第二天即开始实施。由于目前季节印度洋风大、波浪高、洋流强,风速达到6级,波高接近3米,属于可布放条件的极限情况。船后甲板晃得厉害,相关人员经过现场协商,决定实施布放。

  9月8日当地时间早晨六点,全体浮标布放人员和船上实验室与甲板工作人员到船后甲板集合。太阳升起时,相关工作人员已把设备移放到合适的位置并固定好,做好了投放准备。工作人员吃完饭后又回到甲板,此时船比较晃,浪有时会打到甲板上。张船长和浮标投放负责人宁春林博士在强调安全工作注意事项后,开始指挥大家工作,虽然人多,但很有秩序。一段时间后,固定浮标的绳索解开,A架吊起白龙浮标慢慢到船尾部的海面上方,随着一声令下,遥控脱钩器打开,白龙浮标入水。

  “激起的浪花告诉我们,标体投放成功!”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就是放包塑钢缆,一共七百米,每隔一段距离加绑一个设备;然后是尼龙绳入水,一共四千多米,每五百米需要卸扣接起来,尼龙绳极限承重达六七吨。铅块是整个浮标的最后一环,在A架稳重的牵引下,三吨重铅块入水的那一刻,大家响起了掌声。宁博士高兴地说,所里岸站系统北京时间2点收到了白龙浮标的信号和数据,一切正常,投放成功!此时当地时间是中午1点10分左右。

  回顾整个投放白龙浮标过程,用时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一点半,虽任务艰巨,但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首战告捷。作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套7000米级深海气候观测系统,承载的不仅仅是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砥砺前行的海洋梦,更是肩负中国海洋人深耕探海前进的希冀和美好愿望。本次顺利投放意味着我国继续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起,共同为全球印度洋海洋气候监测提供基础支撑,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