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 实习生 王兆菲 丁媛媛
传统如何更时尚?9月18日,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CHINA公社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分会场举办的《让传统更时尚》设计论坛圆满结束。来自国内知名设计师、艺术家、时尚评论家以及文化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围绕着中国传统元素如何更时尚、更国际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精彩对话。参与的论坛的嘉宾们,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认知点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对“让传统更时尚”的研讨主题做了精彩的诠释,也为充满时尚魅力的国际时装周凭添了几分创意和创新的智慧光芒。
“以文化树品牌自信” 当经典遇到时尚,青岛大学原副校长,《服装美学教程》编撰者徐宏力在发言中总结说道:“时尚是主流,经典是主导;时尚重美,经典重品;时尚呼应当代趋势,经典接续历史积淀;时尚试图产生瞬间的冲击力,经典具有恒定的影响力;时尚呼应当代趋势,经典接续历史积淀。所以,作为一个’精明’的设计师,一定要在经典中寻找到时尚要素。”
萃取民族精华,以文化树品牌自信,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羿特别深有感触地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血脉和根基,更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家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萃取精华、转化创新、交流互鉴、开放包容,是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所秉承的基本态度,而寻传统之文脉,探品牌之特质,以文化自觉树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树品牌自信,便成为我们中国原创设计走向国际时尚舞台的最好路径!”
时尚设计总能找到纤维艺术的影子 挖掘民族服饰的时代精神,中国著名时尚评论专家毛立辉说:“服饰的流行并不是一种衣装款型的流行,不是一种着装方式的流行,而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流行,一个民族文化和情结的流行。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按时代发展的需要,用流行文化演绎中国精神的时代风采,不失时机地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民族元素的创造转化,并使其精神特质得以强化、弘扬,就会构筑起一种流行于国际社会的中国时尚。”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任光辉通过题为《现代纤维艺术的设计应用》的主旨发言,并以现场《织语——青岛当代纤维艺术展》的一些艺术作品为讲解实例,向所有到会的现场嘉宾做了一次现代纤维艺术知识的普及,同时也阐释了现代纤维艺术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在流行的时尚时装设计上或多或少的总能找寻到现代纤维艺术的元素和影子,而且,目前现代纤维艺术成果(作品)展也逐渐成为各大国际时装周的先导和重要内容,其展出的质量、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代表整个时装周的档次和水准。”
转型升级也要靠创意设计 CHINA公社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董事长牛虎兵则站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上,以《打造让传统更时尚的创意设计孵化平台》为题,以CHINA公社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具体实践为例,表达了当前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靠科学技术,另一方面还要靠创意设计的新颖观点。同时,也阐释了让传统更时尚从根本上就是要将传统元素的精髓借鉴、继承、创新、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新的变化,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挖掘、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意头脑的设计人才。
“目前,CHINA公社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则致力于让传统更时尚,让民族更国际的发展目标,紧紧抓住设计人才的生存发展、成长提升、创业孵化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设计师集成店、设计师长租公寓、时尚发布秀场等配套资源,来打造一个以设计师(聚焦新锐、海归、新中式、定制、中高端以及富有较高设计感的设计师)及创意设计人才的创业孵化平台。”他说,在这个平台上,首先为设计师的思想交流和创意碰撞提供一个时尚据点;其次为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提供一个线下体验、线上销售的交易平台,带动设计师成果的经济转换;最后通过前端销售、中端培养、后端孵化等一站式的创业指导和孵化服务,彻底解放设计师的一切生活和工作负担,促进其从创意到创品、从创品到创牌、从创牌到创客的角色转化,促进设计师品牌的快速发展。
设计师应多学一些传统文化 在设计师座谈沙龙环节,嘉宾们对于让传统更时尚的讨论话题,分别从传统元素的表现形式及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嘉宾们认为,中国强大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是支持中国原创设计的本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导致中国原创设计的苏醒,而把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元素与时尚元素创新性创造性的当代化转化应用,使其碰撞、交融、重合、转换,中国的原创设计才更具深厚和独特的内涵。
青岛市经信委副巡视员冯伟向现场的嘉宾和观众深情地回顾了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17年来的发展历史,也介绍了本届时装周突破传统运营模式,首次采取市场化运作的一些创新举措,他说:“青岛国际时装周举办17年来,始终也在不断地摸索和探索,怎么立足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怎么立足我们青岛的城市特色,特别是立足市南区打造时尚市南的发展定位,打造出新时代的时尚特色,这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让我们青岛国际时装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关键所在。”
冯伟希望身边的设计师和从事创意设计的人才都能更多地去学习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给养来提升个人的素养、提升设计的文化含量和时尚水准。
[编辑: 刘晓明]